BIG SPENDER:Barbie芳華傳奇

BIG SPENDER:Barbie芳華傳奇

2006年英國倫敦的Barbie拍賣會上,於1959年首次推出,當時售價僅3美元(約23.4港元)的Barbie「古董1號」(Barbie No.1)以2,800英鎊(當年約4萬港元)成交;一隻1965年出產的古董Barbie 「Midnight Red」更以破紀錄的高價9,000英鎊(當年約13萬港元)於同一拍賣中成交。古董Barbie收藏家、任職幼稚園校長的吳美嬌15年來花近百萬買下逾1,500隻Barbie收藏,專攻古董版及特別版的她更每年親自到世界各地尋找心頭好。
記者:黃子配 攝影:黃偉傑

自史上第一隻Barbie在1959年於美國紐約國際玩具展面世後,頭紮馬尾,戴上太陽眼鏡,穿上黑白斑馬紋泳衣的「古董1號」,首年推出就賣出了35萬個,54年來全球的Barbie產品售出超過10億盒,世界各地的Barbie收藏家超過十萬個。
任職幼稚園校長的會長吳美嬌自小已開始玩Barbie,1997年適逢Barbie官方網頁招收Barbie Fans Club亞洲會員,從美國邀請了一位Barbie收藏家來香港分享收藏心得,那時她首次見到不同的古董Barbie,復古的外貌和裝束讓她憶起童年時希望成為公主的夢想,於是就開始四處尋找古董版和特別版的Barbie。

【1960年】

這隻古董3號只推出金髮及黑髮版本,黑髮版較少有,所以價錢亦較貴,03年買入價約4,680元,圖中的棕髮版則約3,120元,兩款現已升值至逾萬元。古董Barbie的最大特色是眼睛向側望,直至1971年後的產品才改為向前望。

【60年代】

Barbie以形象百變見稱,這隻1965年之前出產的Color Magic系列附有兩包染髮料,可讓主人為她染髮,創造更多新形象,在當時的玩具中算是比較新穎及前衛,幾年前在日本以2,500元買入。

【1963年】

這隻1963年出產的日本版Midge是Barbie的好友,自1966年停產後,直到1988年才重出江湖,是較少見的產品,早年在日本以5,000元購買。

古董3號 炒至萬元

凡於1959年至1970年出產的Barbie都可稱為古董,皆由日本製造,當中以首三年出產、實心物料製造,兼且由日本人親自繪畫妝容的「古董1、2、3號」最為珍罕,吳美嬌亦擁有幾隻「古董3號」,也是她收藏中歷史最悠久的,現時動輒都要逾萬元,「2003年美國經濟差,很多人都把珍藏多年的Barbie放到網上劈價出售,棕髮版『古董3號』當時只需400美元(約3,120港元)就買得到,我一共買了幾隻」。
大部份收藏她都會用膠箱收起放好,小部份最喜愛的則會放在學校辦公室或家中的飾櫃,方便隨時欣賞。因為Barbie臉上的妝容會因為長時間接觸燈光而褪色,所以她花2,000多元從美國訂了48個防UV的透明膠盒把這堆珍藏放好,又把它們的金屬耳環脫掉:「一定要除掉,否則會氧化令臉頰染上綠色,到時洗唔甩就大件事!」

【1963年】
製造商於1963年製造了首隻會眨眼的Barbie,不過當時因為不太受歡迎,之後便沒有再生產,所以這也是多年來唯一一隻會眨眼的版本。

【1965年】

圖中這隻梳着Bob頭、名為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的Barbie是吳美嬌最愛的收藏之一,其時尚髮型見證Barbie走在潮流的尖端。圖中的防UV膠盒是她特意從美國訂購來放置收藏的。

美國日本 尋寶熱點

多年來Barbie出過不少特別主題的版本,由著名設計師Bob Mackie設計、一套10隻,每隻千多至四千元不等的「神仙系列」;一套3隻、每隻現值逾萬元的「宮廷系列」,她全都買齊,連1959至1970年出產,合共逾百隻的古董版Barbie,經她多年來在網上尋覓,除「古董1、2號」外,她都已經幾乎集齊了。古董Barbie要保值,包裝最重要,多年來她一直在尋找未被人修補過,狀態良好的原裝版本「古董1號」,「只要不超過5萬元都一定會買!」
1965年,Barbie官方曾推出名為「扭扭舞」版本,新面孔設計的Barbie,大眾只需拿個舊的Barbie就可更換新產品,令到很多早期的古董Barbie消失於市面,所以坊間有售的古董Barbie數量並不多,吳美嬌是透過eBay等拍賣網站或親自到美國、日本等Barbie集中地找到這些珍藏。

【1986年】

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Hiromichi Nakano於1986年設計了一套六款的American Doll系列,全部只在日本發售,吳美嬌多年來只在北海道找到圖中的款式,當時購入價要2,000多元。

【1986年】

日本已結業的玩具店PB Shop出品,身穿傳統禮服的Barbie只在日本境內發售,當時只生產了不足100隻,所以極罕有,約幾年前以3,500元購入。

【1996年】
限量一萬隻的Pink Splendor Barbie,頭髮及衣服鑲有24K金及Swarovski水晶,當年在香港的售價要4,999元,是多年來零售價最貴的款式。

早期的Barbie主要在日本生產,日本人又保存良好,每年去兩次日本旅行的吳美嬌,每次都總會抽一至兩天去尋找珍罕的Barbie,東京中野、大阪等地都是她的尋寶熱點。幾年前她試過在北海道找到由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Hiromichi Nakano於1986年設計,只在日本內銷的American Doll系列Barbie。
她又試過在崇光用399元買了一盒由日本設計師tokidoki為品牌LeSportsac設計、限量7,000隻的新款紋身Barbie,之後在網上發現同款產品竟被人炒賣至近400美元,立刻再跑去崇光多買八盒回家。

【1997年】

「羅密歐與茱麗葉」造型的Ken及Barbie是吳美嬌的第一套收藏,其華麗的造型令她對Barbie開始着迷。

【2005年】

每年3月在巴黎都會舉行官方認可的Barbie展,每年都會推出一隻會場限定版,這隻就是2005年的版本,當時只出產了300隻,每隻更附有證書,約幾年前於eBay以約1,600元購入。

香港蒙妮坦集團行政總裁陳維蕊也是Barbie迷,曾於2009年投資千萬元,在上海開設樓高六層、內有SPA、餐廳、化妝品及精品售賣的全球首家Barbie旗艦店。

2009年國際品牌COMME des GARCONS分別在香港、日本及倫敦推出合共300隻、三款髮色不同的限量版玫瑰系列Barbie,每隻售225英鎊(當年約2,700港元),她立刻上網預訂買齊三款,「我立刻打電話叫在英國讀書的姪女坐車到倫敦幫我拿」。她甚至會連同幾個收藏家朋友專程走到內地找裁縫為各人的寶貝縫製合身的中國旗袍;全球首間Barbie旗艦店2009年在上海開幕,她也第一時間到當地朝聖;每逢到外地旅行,她又會四處尋找只在當地出售、服飾富有本土特色的限定版Barbie。
當她雀躍地道出不同年代的Barbie髮型及衣着時,我開始明白這隻僅高11.5吋、風靡全球半世紀的娃娃,最吸引之處未必是華麗的衣服和俏麗的外貌,而是凝望着她時,總教人懷緬起童年時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