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千七噸 廢膠迫爆堆填區

每日千七噸 廢膠迫爆堆填區

內地展開綠籬行動後,本地回收商無法把混雜廢物的塑膠出口到內地,結果環保署竟批准他們將廢膠傾倒到堆填區,造成不必要的廢物負荷。這反映回收業界有必要改變經營模式,在回收之餘需要提供處理工序,令廢膠增值,找新市場。

地球之友副總監劉祉鋒表示,廢膠種類繁多,只要經過分類、清洗、破碎等程序,便可成為有市場價值的再生資源。

目前本地只有少數回收機構有相關設備,包括位於屯門環保園的仁愛堂塑膠資源再生中心。該中心每日能處理6公噸塑膠,不過比起全港每日產生的1,694公噸廢膠,無疑是杯水車薪。而該中心獲政府的環保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故要長遠解決塑膠廢物問題,政府可能要資助更多非牟利機構開設同類設施。對此,「香港環保回收業總商會」主席羅耀荃表示反對,認為政府不應干預市場,而同樣的政府資助,如交到專業的私營回收商手上,處理的塑膠量大可提升至每日30公噸。

然而,早前有政府承辦商被揭發在清理三色回收桶時,把回收物隨便棄置於垃圾站內,這顯示政府對私營回收商監管不力,也令人重新思考非牟利機構在回收塑膠可擔當的角色。

記者:張育嘉
攝影:江俊豪

愛地球 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