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安生論7.1上街 民主與管治相關

陳方安生論7.1上街 
民主與管治相關

今年7.1,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會第九年與香港人一起,從維園出發,走上爭取民主的大道。她昨日接受本報訪問,闡述自己過去八年的心路歷程,並說明7.1大遊行的意義與力量。
記:記者   陳:陳方安生
記:今年7.1,你會再次上街,點解要咁堅持?
陳:首先,大家見到政府就政改一拖再拖,毫無誠意,無論啟動諮詢程序,或者凝聚社會共識。冇社會共識,就好難制訂出一套大部份香港市民可以接受嘅政改方案。大家亦都可以睇到,呢幾年,越來越明顯嘅一個事實係咩呢?就係當一個行政長官係冇市民授權,換句話,唔係透過普選選出來,而由一個小圈子選出來嘅行政長官,係缺乏認受性。無論呢個行政長官幾有能力、幾有本事,佢施政方面都會好困難。
何況今時今日,我哋面對嘅現實就係,社會越來越分化。行政長官未有改善行政同埋立法機關的關係,相反似乎係加劇了社會嘅矛盾同埋分歧,繼續有親疏有別嘅政策、用人唯親,凡此種種,香港市民越來越覺得不能夠接受。所以先見到今時今日嘅民意調查,多方面市民都不滿意;無論係講經濟、講民生,或者係講政治。
所以我覺得7.1係一個好好嘅機會,畀香港市民用行動去表示佢哋對特區政府嘅不滿。特別不滿嘅就係親疏有別、用人唯親,施政往往出現問題。亦都涉及行政長官同一眾高官嘅誠信,如果誠信受到質疑,市民唔信任特首或者某啲高官,凡係政府推出來嘅政策,無論用意係幾好,市民都會用最壞嘅角度去睇。咁樣落去,特首應該了解,佢嘅施政方面,一定係舉步維艱。

記:你覺得民主普選,對政府施政同改善民生有幫助嗎?
陳:𠵱家我哋面對嘅問題係,點樣嘅一個政治體制,先至能夠令到特首,無論呢個特首係邊位,令到特首同埋佢嘅團隊,可以有效咁樣管治香港。我一向都強調,民主同良好管治息息相關,民生問題得到解決,都係同市民參與、有冇民主係息息相關。
建制派成日出來講,市民關心民生,唔關心政改。最近鄭耀棠仲更加莫名其妙,話唔好推政改出來,一推出來就富爭議性,市民就唔會留意民生問題。咁你要兩者取其一嘅嘛,你唔可以一方面就話市民最關注民生問題,另一方面就話有政改就所有注意力去晒政改,就會忽略民生問題。
我哋𠵱家已經係第三名行政長官,大家都知道,三位行政長官都係由北京欽點,佢哋嘅表現,佢哋施政方面成果,大家有目共睹,今時今日似乎係一蟹不如一蟹。所以好難怪香港市民會覺得我哋要有權選出我哋嘅行政長官。何況普選唔單止係《基本法》,亦都係2007年人大常委所作嘅決定;就係答應2017年香港人透過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2020年能夠透過一人一票選出全部立法會嘅議席。所以7.1,市民應該利用呢個機會,以行動去表示佢哋嘅不滿。

記:中央政府或者特區政府,會受到遊行人數多少影響嗎?
陳:人數係非常之重要,因為我覺得無論建制派或者北京,都會留意7.1有幾多人參與。因為7.1參與嘅人數,係能夠真正反映市民嘅情緒,究竟係滿意定唔滿意,抑或極之不滿意。
睇睇2003年,如果唔係有50萬人上街遊行,迫使政府撤回草擬法案。同樣,如果我哋今時今日,對施政、對特首個人嘅行為、語言藝術等等,如果我哋係無法接受嘅,咁7.1就係一個良好嘅機會,用行動去表示我哋嘅不滿。
記:你已經參加7.1遊行好多年,睇返轉頭,有咩特別感受?
陳:2005年首次參加7.1遊行,我當時都有講過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夠見到真正嘅普選。咁已經事隔八年,似乎普選都仲遙遙無期,特首仲毫無意思啟動政改諮詢程序,仲繼續講話有好多時間。大家都知道我哋時間無多,政改仲係原地踏步,試問點樣實現真普選?

今年7.1,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會第九年與香港人一起,爭取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