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上任不足一年,批售樓花同意書的程序似乎搞得不太清楚,為了單方面以為延長批售樓樓花同意書年期多10個月(由入伙前20個月延長至30個月),被納入的住宅地盤須經過一輪規矩才審批出來,非即時可以變為真供應。
由於私人發展地盤首先為發展商主導入紙申請,申請之前要羅列向地政總署遞交文件(包括樓盤資料),之後還要經批核,過程需時,批核後發展商因應市況自行安排出售時間,主動權還是由發展商控制;政府亦沒有限賣令,規定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後在指定時間內出售,有供應變成假供應,對真正解決可賣私樓供應量不足的同時,對樓價也沒有抑壓作用。
短線增供應自欺欺人
與此同時,自從4月底實施了一手條例後,縱使銷監局與發展商通過多次會議,協商解決某些賣樓時的灰色地帶,但至現時為止只有逾10個新盤連貨尾盤的銷售資料上載至銷監局網站,反映發展商未完全掌握賣樓新規則,即使短期有新盤獲批售樓,也不敢貿然草率賣樓。
唯一對發展商有利的,只是可以爭取最佳賣樓時機,避免因為市況有變錯過最好的銷售時間,眼白白被同業搶去客源和套現機會,因此在現階段會增加短期私樓供應是天方夜譚,自欺欺人。
現時樓市最大隱憂,是美國聯儲局安排退市時間表後,息口走勢更波動,或明年掉頭回升,市民在碰上未來兩年新供應驟增和利息轉升雙重夾擊下,高價接棒的小市民承受跌市風險,亦是樓市自03年以來過去十年最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