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中式快餐及茶餐廳的代表企業大家樂(341)及翠華(1314),去年在成本壓力下仍交出雙位數字增長,不過兩者對後市睇法迥異。大家樂認為顧客消費已開始下滑,今年要靠薄利多銷、搞推廣撐增長。而翠華就無懼市況回軟,繼續換新餐單、加貴價產品谷消費。
記者:吳綺慧 鄭柏齡 攝影:黃偉傑
中式快餐龍頭大家樂(341)已擺脫最低工資的陰霾,盈利重拾雙位數字增長,升14%至歷史新高5.45億元。不過行政總裁羅開光承認,隨着本港經濟轉弱,加上過去幾年物價的升幅已開始令市民吃不消,故今年公司要轉靠「薄利多銷」的策略,增加優惠來吸客,如「30蚊連飲品午餐」之類的推廣將陸續有來,再沒有提及加價。
物價急升 食客難頂
近月麥當勞出28元一個飯餐,肯德基又推10元一個雞腿包,餐飲界以折扣優惠搶客的戰幔已揭開。羅開光表示,消費者的確有降低消費的迹象(trade down):「去年大家樂的平均消費維持在29、30蚊,5%的同店銷售增長,主要來自客次的增加。核心的產品價格不變,不過加多咗一類抵食、高增值的食品來吸引客人。今年唔會再有schedule(時間表)話幾時要加價。」
羅開光認為,過去幾年物價急升,已開始令消費者難以承受:「所以我哋都要適應,搞啲增值食品,好似青姐(胡孟青)幫我哋賣廣告的30蚊連飲品午餐,好受歡迎」。
成本「三高」 升幅受控
事實上,大家樂一直標籤為「三高」的三大成本──人工、食材及租金,去年度的升幅明顯受控。如食材成本按年微升1%,至20.9億元;租金亦僅升6%至7.09億元,兩者增幅均低於營業額的增長。惟獨是人工的升幅,按年達11.6%,至16.88億元。但綜合三項因素,大家樂的盈利能力,仍顯著提升,利潤率由13.7%提升至14.2%。
「租金升幅放慢咗,我們亦搬多咗去二、三線地段,食材價格都穩定咗落嚟。最大問題始終係人力成本」。羅開光表示,由於大家樂原本只有8%的人手是時薪不足30元,所以新的最低工資最近生效,對他們影響甚微。至於政府正研究標準工時,羅開光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支持,他指最後要平衡社會各界的聲音,如最後真的決定推行,集團亦會全面配合。
大家樂去年營業額升7%,至63.94億元。期內內地及北美的分部溢利均倒退4%及28%,羅開光指內地經濟放緩影響當地餐飲消費,但會維持開店步伐。為慶祝大家樂創立45周年,公司亦派特別息25仙,連同末期息48仙及中期息17仙,全年派息比率高達95%。
市民心聲
【邊食得起】
伍先生:「我成日都食茶餐廳,但好少幫襯翠華。翠華嘅午餐差唔多賣60蚊,普通茶餐廳都係40蚊,打工仔邊食得起。」
【份量少咗】
方先生:「翠華成日加價,價錢都幾貴,最近啲份量仲好似少咗。但因為我住喺附近,貪方便我先幫襯。」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