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廚房:荔枝去核 煲湯唔燥

私家廚房:荔枝去核 煲湯唔燥

初夏又見荔枝蹤影,市場鮮果檔一顆顆圓滾滾、紅彤彤的荔枝,彷彿向人親切微笑,叫人恨不得把它們統統帶回家。可是總聽說「一粒荔枝三把火」,令人不敢開懷大嚼。其實,以荔枝入饌,清甜又不燥,是有辦法的,今日就教大家。
記者:謝翠玲 攝影:許有達、黃子偉 菜式設計:徐欣榮

示範:梁偉光師傅(彩福總廚)

入行20多年,擅長粵菜,現為彩福皇宴分區廚部總廚。

每次吃荔枝,總被人提醒「一粒荔枝三把火」,尤其小時候吃,大人定必喝止:「不能一次吃太多顆啊!」吃完後還叮囑要喝杯淡鹽水,說是可以「降火」云云。可是好好一顆荔枝為甚麼會有火呢?原來是荔枝性熱,多吃會令人肝火上升,喉乾舌燥,尤以陰虛火旺、濕熱體質的人吃了會「虛火」上升,所以有些人吃完荔枝會頭暈、惡心,不宜多吃。
但話分兩頭,雖然荔枝多吃易上火,但荔枝其實是營養很豐富的水果,含有大量葡萄糖、蔗糖、蛋白質和維他命,適當食用有生津養血、補脾益肝的功效。夏天,人們出汗多,容易心血虛少,以致頭暈眼花、胃口差及口淡,食荔枝就可以補充營養,有助益氣養血。

荔枝殼煲水解熱

其實只要有節制地食用荔枝,還是可以享受到荔枝的美味,畢竟它的鮮甜汁液的確是誘人非常呢!除了吃荔枝後喝點淡鹽水,亦可把荔枝剝殼後浸鹽水放入雪櫃冰一冰,或以荔枝殼煲水飲用,亦可以一解荔枝熱。

荔枝乾屬原顆曬乾,清甜有益,但切記要去核,免太燥熱。

養心荔枝乾百合湯

荔枝清甜,用來煲湯除了可以滿足口腹之慾,實際亦有養心養血的功效,加上豬心就更加相得益彰。要留意的是拿荔枝來煲湯的話,必須把荔枝核取出,不然會越飲越燥呢!

時間:3小時 難度:★★ 份量:4人

材料:
荔枝乾60克、乾百合40克、豬心1個、烏雞1隻、生薑3片、水3.5公升、鹽少許

做法:
1.荔枝乾浸水去核,洗淨;乾百合浸水約1小時。

2.豬心剖開,洗淨瘀血,烏雞汆水備用。

3.將水煲滾,除鹽以外,其餘材料加入煲中,先以大火煲滾,再收細火煲2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花枝釀荔枝

這個菜做法簡單,將花枝膠釀入荔枝肉再蒸,但出來賣相卻是非常得體又高雅,是很適合用來宴客的菜式,最後加上一小棵夜香花作點綴就更添詩意。

時間:40分鐘 難度:★★ 份量:4人

材料:
花枝膠240克、荔枝肉10粒、馬蹄2粒、芫荽碎少許、夜香花3湯匙、鹽1/4茶匙、清湯4湯匙、生粉水2茶匙、生粉/鹽水各適量

做法:
1.馬蹄切碎,伴入花枝膠,再加入芫荽碎拌勻,撻打成餡料。夜香花以鹽水浸半小時,撈起。

2.荔枝肉塗少許生粉,再釀入花枝膠,反轉放碟上,蒸6至8分鐘,取出,隔汁。

3.把蒸荔枝水連同清湯煮滾,加入鹽,再下生粉水埋芡,淋在蒸好的釀荔枝上,並放上夜香花即

1

2

3

黑椒叉燒伴荔枝莎莎

將荔枝和青瓜雪凍後拌成莎莎醬,味道清新,配微辣的黑椒叉燒同吃,恰到好處。荔枝青瓜莎莎醬的組合很靈活,喜歡酸味的話,可以加入多點檸汁;喜歡甜味的,則可加重蜜糖比例,悉隨尊便。

時間:1小時(不計醃叉燒時間) 難度:★★ 份量:4人

材料:
脢頭肉600克、油適量
醃料:薑汁/生抽/海鮮醬/蜜糖各1湯匙、葱(切段)2條、老抽/黑椒汁/玫瑰露/糖各2湯匙、食用紅色素少許
莎莎醬:荔枝300克、青瓜仔180克、粟米粒100克、檸檬汁1.5湯匙、蜜糖1湯匙、橄欖油3湯匙

做法:
1.脢頭肉以醃料醃一晚;放塗油烤架上,放入預熱至250℃焗爐烤20分鐘,取出再塗餘下醃料,再焗10分鐘至微焦,切厚件上碟。

2.荔枝取肉,跟青瓜同切粒,拌勻,加入其他莎莎醬材料,放入雪櫃30分鐘,伴黑椒叉燒享用。

荔枝炒鳳尾蝦

荔枝清甜,海中蝦鮮味彈牙,是非常有夏日色彩的小炒。但荔枝跟大部份水果一樣,不宜加熱太久,可以在煮之前先以暖水略浸暖,便可縮減炒荔枝時間,又可保持爽脆口感。

時間:30分鐘 難度:★★ 份量:4人

材料:
海中蝦300克、荔枝5粒、靈芝菇60克、甘笋(切花)/薑片各4片、葱白/蒜茸/薑汁酒各少許、油適量
醃料:蛋白半湯匙、糖/粟粉各半茶匙、胡椒粉少許芡汁:鹽/糖各少許、粟粉1茶匙、水2湯匙

做法:
1.蝦去殼去腸留尾,以醃料醃15分鐘。

2.燒滾水,先把海中蝦汆水,拉油備用。靈芝菇拉油。

3.燒熱鑊,下油,爆香薑片和蒜茸,放入靈芝菇快炒,再放入荔枝和蝦,灒入薑汁酒,加入甘笋花、葱白快炒,把已拌勻的芡汁加入,炒至收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