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潛伏期為3.1日

H7N9潛伏期為3.1日

內地過去一個月僅錄得一宗H7N9新增個案,疫情看似已經完結。但香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同為禽鳥傳人的H5N1病毒,過去10年7至9月均為零感染,相信氣溫上升對禽流感有抑制作用,但踏入秋冬則為感染高峯,不排除H7N9秋季會重臨。研究指H7N9有臨床冰山現象,即大部份感染者未有明顯病發,估算連同症狀輕微的隱形病人,感染人數可能高達2.7萬人。

有臨床冰山現象

自三月起在內地爆發的H7N9疫情,至今有132人確診,40人死亡,20名病人仍留醫。港大公共衞生研究中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就H7N9進行流行病學研究,並在醫學期刊《刺針》及《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三份研究結果。
公共衞生研究中心主任梁卓偉(圖)表示,分析逾百宗H7N9病例,發現感染者明顯年長,男性較多,在城市區住比例較高,但病毒人傳人可能性近乎零,「緊密接觸者嘅隨訪超過2,500人,只發現4個潛在繼發性感染,絕大部份都係直接由禽鳥接觸而嚟」。病毒潛伏期則首次確認為3.1日,較之前認為的7日短。
梁卓偉解釋,H7N9有臨床冰山現象,即只有小部份人感染後有明顯症狀,大部份症狀輕微甚至不被發現。其中6名從國家流感樣本病例哨點監測系統發現染病,病況輕微。哨點網絡只覆蓋中國很小部份的門診量,間接證實應有更多輕症病例未被發現。
港大推斷,全國H7N9住院病人連同症狀輕微的隱形病人,感染人數達1,500至27,000人,住院病人死亡率則為36%,低於H5N1的60%,但高於H1N1豬流感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