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放生薛鳳旋

浸大放生薛鳳旋

【本報訊】浸會大學去年裁定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圖)若干學術不當,將其免職,並稱會成立檢討委員會研究採取紀律行動。事隔半年,檢討委員會的結果是放生薛鳳旋,讓其續領高薪至今年8月底合約屆滿時,安然離任。

8月底約滿離職

由當代中國研究所去年出版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香港回歸15周年專輯》,內文提及中大通識教育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及協助撰寫教材。中大向浸大投訴內容失實,浸大成立的調查小組去年12月中發表報告,確認投訴成立。
調查小組指屬左派紅人的薛鳳旋是該書作者,事件中亦涉及若干學術不當行為。校方決定免其所長職責,並在他今年8月合約屆滿後不會再續約。校長陳新滋決定啟動校內的檢討委員會,考慮向他採取適當的紀律行動,包括提前解約。薛鳳旋不服調查結果,揚言向校方採取法律行動。
浸大之後直未有交代檢討委員會進展,陳新滋今年2月被問及時也稱未有結果。浸大昨回應本報查詢稱,該委員會在較早前已跟進審議薛鳳旋個案,確定他將於8月底約滿離職,惟離職前必須完成各項已開展的研究及博士生論文督導工作。發言人續稱,直至目前為止,並無收到他對大學提出控告。
換言之,浸大並沒有向薛鳳旋進一步採取行動。本報昨未能找到薛鳳旋回應。
浸會大學教職員工會主席李建賢認為前線員工或教員犯錯,或是表現未如理想,即使不涉及學校聲譽,校方都會快速採取處分,與處理薛鳳旋個案有別,「係咪某啲職級唔使被處分,刑不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