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耀棠玩火(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鄭耀棠玩火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當局千方百計拖延政改諮詢,意圖昭然若揭。但時至今日,建制派仍膽敢以切割政制與民生這種混淆視聽的邏輯作為藉口,毫無新意之餘,更可能隨時刺激更多市民7.1上街,向梁振英表明,我們不是傻瓜。
政改諮詢一拖再拖,由原來有說今年底開始,到後來梁振英向建制派透露延至明年初,至昨日行會成員鄭耀棠居然提出,明年中才是適當時機,這已夠離譜。但他所持的理由更荒謬,竟以政府應先處理房屋、老人、貧富懸殊等民生議題,否則政改諮詢開始後,社會集中討論政改,就會忽視改善民生云云。
民生與政制息息相關,已是常識。香港很多民生政策,就是因為特首沒有民意授權,擺不平各方利益,舉步為艱;立法會就民生議案投票,因功能組別、分組點票的存在,不能反映民意,有利民生的議案往往被否決。
舉一個例子:2010年年與鄭耀棠同屬工聯會的議員葉偉明,提出《檢討職業安全健康及僱員補償制度》議案,內容完全民生,就是促請當局檢討職安法例,完善工傷申報制度,設立中央僱員補償基金。結果,議案雖獲過半數的33票贊成,但因有功能組別議員反對設立基金有損僱主利益,分別點票下議案不獲通過。
要改善民生,先要有反映民意的政制,否則以民為本只是空話、謊話。作為行會成員,鄭耀棠水平太低;要拖延政改諮詢,還用民生先行這一套,香港人不會再上當了。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