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人權陣線昨日公佈,今年7.1遊行的主題是「人民自主、立即普選、佔領中環、蓄勢待發」。自2003年至今,7.1遊行的主題中已有九次明列「普選」、「還政於民」,但市民迄今連一個普選的諮詢方案都看不到、連一個普選的諮詢時間表都看不到,還要面對罕有的政治高壓,遊行人數能否超過去年的40萬,創出近年新高?
今年7.1遊行的主題中最受關注的是「佔領中環、蓄勢待發」。是的,為了不讓香港核心價值繼續被蠶食,為了爭取普選,為了對抗北京的政治高壓,市民已到了不能不發聲、不能不行動的時刻,現時蓄勢而發,恰恰是為了讓梁振英政府、讓北京領導人清楚看到港人爭取真普選的決心、勇氣和力量,恰恰是為了避免最後走向公民抗命。
今年7.1與往年最大的不同之處,不只在於「行騙長官」梁振英施政一年來劣迹斑斑,令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淨值跌至零,更在於北京完成黨和國家領導人換班後,海外輿論期待的習李新政未見起步,反而加速向左轉,形成近年罕見的左派反普世價值反憲政亢奮、對香港普選的設限、對香港7.1遊行的打壓。
7.1遊行人數近年已成為衡量市民對特區政府施政態度、對「一國兩制」信心的重要指標。北京過往基本上採取坐觀其變的態度,視為觀察香港民意動向的時機,甚至有藉此向特區高官施壓之意,因此,應對手法多為柔性,官方新華社報道香港遊行的尺度更有寬鬆迹象。但是,北京把今年7.1遊行定調為佔領中環的預演後,官方媒體已多次公開批評,本港親北京媒體更是日日炮轟,親北京社團更公開組織同示威遊行打對台的活動,處處可見西環中聯辦的手影。
影響今年7.1遊行人數的關鍵因素是北京領導人及梁振英政府對普選的態度。有悖常理的是,他們一邊在輿論上搏命攻擊佔中預演、壓制7.1遊行,一邊就普選諮詢設限、拖延,刺激市民上街。張志剛承認行政會議沒討論過政改諮詢時間表,鄭耀棠又聲稱明年年中展開諮詢是合適時間。
港府如此拖延政改諮詢,顯然是要等北京發落。而北京遲遲未拍板,有兩大可能性:一是北京既無心在港實施真普選,又明知無法欺騙港人和世界輿論,惟有拖而待變,甚至最後令政改未能獲共識而打回原形,把責任推給否決方案的泛民。二是中共高層的政治鬥爭並未因換班完成而結束,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案久拖未決,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兼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頭號馬仔、四川省前副省長郭永祥昨日證實被中紀委拘查,都是其中的訊號。中共權鬥自然延伸到香港,令建制派和港府拿不出統一的方案。
中共的政治常態是內部越亂,對外越強硬,甚至不惜代價維穩。隨着幕後決定中共權力、利益分配的北戴河會議即將召開,權鬥加劇,政治打壓將升高,港人爭取普選也將面對更多困難。今年7.1遊行,如果人數能遠超去年,而且以青年、學生、工人為帶頭人,則有助為權鬥中的北京領導人敲響警鐘,促請他們及早研究香港真普選問題。而反23條立法、反國民教育科等社會運動都已證明,要促使北京、港府正視民意,港人惟有展示足夠的街頭力量、抗爭意志。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