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局「叛諜」斯諾登,突然於香港揭穿美國借反恐為名,展開全球網絡監控行動,令全球震驚,打亂中美就國際網絡安全角力的部署。熟悉中國時政的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接受《蘋果》訪談,認為斯諾登事件已無可避免損害中美關係,由網絡戰引發的新冷戰時代,已陷入更僵持局面。
記︰《蘋果》記者 林︰林和立
記︰叛諜事件中,中美兩國正面交鋒,對兩國關係有何影響?
林︰兩國關係已受到損害。今年六月初,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訪美,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非正式高峯會,美方表明網絡安全是首要議題,兩國決定以經常性溝通形式,企圖為衝突降溫。豈料隨即引爆斯諾登事件,不僅令峯會成果受考驗,斯諾登更為中國反擊美國黑客活動提供有力證據,無疑是為中國送上一份大禮,在網絡安全的角力,中方肯定想與美國平起平坐,刺激問題升溫。
記︰既然是一份「大禮」,為何港府似是接過燙手山芋,在美國發出臨時拘捕令後,要急急送走斯諾登?
林︰若斯諾登願意投奔中國,相信北京政府也會非常歡迎,不過斯諾登為捍衞私隱與自由,選擇大爆政府機密,不可能投奔極權國家「咁蠢」。港府處理事件前,會得到北京政府指示,相信並非刻意放走斯諾登,但明眼人會清楚,港府不希望因事件得罪美國,令香港及中國要與美國長期處於對抗狀態。
不過現時美國無法引渡斯諾登回國,肯定會好嬲,不排除對港採取報復性行動,例如指摘香港損害一國兩制,或以擱置處理港人免簽證入境美國政策,甚至在對港貿易立場作出轉變。雖然只是揣測,但不能排除有關可能性。
記︰事件會否動搖美國的國際地位?會否令國際進入新冷戰時代?
林︰美國以世界警察自居,佔據道德高地,事件令美國在道德層面的「軟實力」受打擊,但不會動搖其國際地位。新冷戰時代其實也早已展開,今次用的不是洲際飛彈,而是網絡戰爭,斯諾登只是生動地將事件揭露。由於事件令中美兩國陷入僵局,加上俄羅斯做了順水人情,讓斯諾登取道到其他國家,明確向美方表明,中俄聯手抗美的立場,可以預見各國會繼續「招兵買馬」在網絡戰角力。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