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門協助災難被困者八醫生組隊 即場截肢救命

跨部門協助災難被困者
八醫生組隊 即場截肢救命

【本報訊】山泥傾瀉、房屋倒塌,若傷者手腳被瓦礫壓着未能脫身,生命備受威脅。醫管局新界西醫院聯網今年5月成立全港首隊跨部門截肢拯救隊,當災難或意外發生時,急症科醫生會出動趕赴現場,評估傷者是否需要即場截肢,並召援團隊中的骨科醫生到場進行手術。雖然本港需做現場截肢手術機會不大,但做好相關醫療準備可防患未然。
記者:嚴敏慧

團隊由五名經特別訓練的骨科及三名急症科醫生組成,成員也有專科護士,隨時候命負責拯救肢體被困、無法脫險的傷者。該聯網矯形及創傷科部門主管周育賢表示,在山泥傾瀉、房屋倒塌、大型機械意外及地震等災難中,傷者或會被重物如橫樑壓到,消防人員未能及時抬走重物,傷者繼續被困,生命將受威脅。
要拯救肢體被困傷者,需要進行現場截肢手術。屯門醫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黎靖匡表示,當急症科醫護抵達現場,會評估病人傷勢及現場環境,決定是否召援截肢拯救小隊。

拯救隊在屯門稔灣模擬場景下,以線鋸用8分鐘完成截肢。醫院提供圖片

須傷者或兩醫生同意

周育賢稱,在徵求傷者同意後,骨科醫生會進行現場截肢,急症科醫生會監察病人維生指標。若病人已昏迷或因藥物影響未能作出判斷,則會以兩個醫生同意原則,決定是否施手術。
聯網已為緊急拯救隊添置裝備,骨科有實戰應用的止血帶、線鋸等;急症科則有強心針、止痛藥及各式監測儀器。周育賢表示,手術室內多會使用電動鋸,但災難現場缺乏電力,環境狹窄,使用線鋸更為方便。拯救隊今年5月,參加了警方及消防跨部門演習,在模擬十號風球下屯門稔灣山泥傾瀉場景中,為一名被石屎壓着下肢的病人進行即場截肢手術,結果現場鋸腳手術約8分鐘完成。
周育賢表示,近年本港需進行現場截肢手術機會不大,但20年前屯門醫院曾出現類似現場截肢個案。他指,一名約50歲男士右手被逾500磅的鴨飼料拌和機器夾住,上肢差不多完全被截斷,消防員當時把機器一同切割,由四名消防員一同把病人抬進醫院,再由醫生動手術截肢。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