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
斯諾登事件掀起中美外交新一輪角力,在美國剛向香港要求發出臨時拘捕令之際,斯諾登即巧合地合法離開香港。專家分析港府在處理事件時一定與北京政府溝通,美國無法向國民交代,難免遷怒中國及香港,料中美關係將進一步惡化,連帶港美關係也受打擊。但有學者認為,港府未正式拒絕與美方合作,對中美關係影響有限。
中大國際關係研究計劃主任沈旭暉指,斯諾登選擇到其他國家,對中國政府而言,是相當穩健做法,為北京政府減少不可預期的風險,而且在網絡安全議題上「賺咗」,故一直保持克制。至於港府在事件中,未有正式拒絕配合美方檢控行動,也沒有開罪美方,認為中美及港美關係不會受事件影響。
林和立:美或會報復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認為,事件無論對中美及港美關係都有破壞,尤其是港人重視私隱及言論自由,對於網絡監控行為反感,美政府的監控手法已令港人不滿。但從整體關係而言,中美兩國已平起平坐,兩國領導人習近平及奧巴馬關係友好,相信事件只是小插曲。香港保安當局在反恐與打擊洗黑錢等議題,仍會與美國及國際社會分享情報,應不會有任何影響。
熟悉中國時政的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出,中美關係正處於敏感時刻,兩個大國正以黑客活動進行網絡戰爭,美方最初以受害者形象,指控中國的黑客活動,但隨斯諾登事件引爆,中方得到反擊的有力證據,令兩國關係陷入僵局。現時美方未能引渡斯諾登,失去下台階,不排除採取報復行動。他說俄羅斯的角色也相當微妙,表面上俄國只為斯諾登提供中轉站,方便轉到其他國家,但俄國總統普京表態歡迎斯諾登,也向美方表明中俄身處同一陣線,有緊密國防合作關係,隨時共同抵抗美國。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