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康復者勉愛女做醫護

沙士康復者勉愛女做醫護

【本報訊】沙士疫變10年,沙士互助會昨舉行1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康復者分享經歷。當中不少康復者其間感觸落淚,對殺人疫症「不敢回憶,未能忘記」。
沙士康復者陳碧君(圖)的丈夫感染沙士後病逝,她一度患上抑鬱症,幸得醫護人員支持才走出陰霾。她鼓勵當時年僅15歲的幼女努力讀書,成為醫護人員。她表示10年間不時做義工,由一個「唔知煤氣費喺邊度交嘅師奶」,變成獨當一面的人,形容患病令她成熟。
現時56歲的陳女士,憶起患上沙士仍心有餘悸。由於家住德福,距離重災區淘大花園不遠,陳女士與丈夫先後染上沙士,丈夫更於4月離世。陳女士當時病情不輕,但堅拒轉入深切治療部,因為「仲有兩個女要照顧」。在醫護人員及家人支持下終康復。「我家姐好怕食葱,一見到葱就會喊,但佢喺我病嗰陣用食葱嘅方法,嚟感受我嘅痛苦,我好感動」。此外,醫護人員製作「紙麻雀」,又為她繪製生日卡,令她在病房度過最難忘的生日。

護士:視醫院第二娘家

另一名康復者蔡詠儀護士,當時在威院8D病房工作,指疫變至今10年,從沒有想過轉院或轉部門,視醫院為第二個娘家。她憶述發病後,幸得康復同事捐出血清,令她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