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中的趙又廷和當年你看艋舺時的趙又廷,不知曾看過這兩部影片的觀眾作何感想?一個生龍活虎,一個死魚一條,做導演要教演員表達又豈是那麼簡單,好的導演引發了演員的亮點。差的導演令它埋沒,信焉,致青春裏的趙,你會記得嗎?或許你會說:根本是不同的兩部片,一個是黑社會不良少年,當然有許多發揮,一部是校園片,温馨斯文型的戲能有多少表現?此言差矣,導演功力的發揮在一部紋風不動看似無可表現的戲裏,仍然有辦法讓那個演員如青葱豆芽始終會冒出嫩尖來。
不知道趙薇曾就讀那一所大學?她的校園生活也許就是拍瓊瑤影片還珠格格的那些年代吧,不曾真正體驗過又如何拍得出神髓,也許因為這樣致青春的牽強校園氣氛無法點到題,女大學生死皮賴臉的追男生也叫人倒胃口,那不是女大學生而是市井飛女的風格,用諸於非校園影片,不必是扮演大學生的男女演員這樣還符合民情。
對青春校園的着墨並不多,有新生入學時的逢靚女獻殷勤的片段,年輕的過客,校園的悲歡對未來的徬徨與抉擇,美貌愛情友情都要被時間摧毀,無情的歲月帶你步入現實生活,一生僅有的黃金歲月有如春夢無痕,致青春傳遞不出少男少女對校園的感情,校園曾有過的悠久的歷史與前輩的成就一無所感,缺乏深度對青春歲月的反省與緬懷。影片中的少男少女人生際遇也太一般尋常,不外是男追女、女追男,對白亦不外是一些自以為的俏皮情情愛愛話,相信同輩中人亦難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