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人物:睇準時機瞓身 搶能源建設頭啖湯

周日人物:
睇準時機瞓身 搶能源建設頭啖湯

【放手一博】
陳昌九十年代捉緊行業先機建廠,民企珠江鋼管當初要在國企壟斷的能源市場中分一杯羹,也經歷過一波三折,才有今日的光鮮。
在番禺開鋼管廠本身已先輸一仗,遠離中國東北主要鋼材產地,以及集中大西北的市場。「來回運費每噸幾百元(人民幣.下同),仲多過賺到嘅加工費,擺明條數係冇得做嘅」。但眼見中國能源建設高峯即將到來,他深感不能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定瞄準當時市場上未有的直縫埋弧焊管,引進美國生產線。
當時為購買大型機組,「係唔夠錢,我就將其他企業嘅資金全部抽調過嚟,寧願停滯唔發展住,抵押埋鋼管廠嘅設備融資,都要谷鋼管出嚟」。最壞的時候,他單計銀行兩年欠息已過億元。直至02年投產後,由於市場空白,鋼管可以賣到較同行每噸貴數百元。陳昌飲到頭啖湯,賺取豐厚回報,債務自然迎刃而解。

工作之外,陳昌還揮筆舞墨,辦公室內外掛滿墨寶。

繼任誰屬賣關子

自小接受社會主義教育,陳昌說,自小並無公司概念,也非心存大志,「只是一心搵做得大嘅項目嚟賺錢,諗住做鋼管就係投資大產出大,生產周期短。之後越做越有信心,先有計劃衝出國際。」
為加快公司國際化,陳昌建廠不久便送兩個女兒陳兆年和陳兆華到英國讀碩士,現年30餘歲已居公司要職;大兒子則掌管上市公司以外的機床和電梯公司等所有架構。他透露集團業務最後都要合併,但對未來繼任誰屬則故弄玄虛,「有個自然法則嘛,(能者居之還是長子當家?)到時再講,講得太早唔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