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懶理環團警告,一意孤行將龍尾改建成人工沙灘,隨時威脅市民健康。守護龍尾大聯盟翻查環境保護署的泳灘水質數據,發現龍尾水質再次惡化,根據上月15日至30日的3次採樣結果,水質均達到需要封灘的「極差」等級,日後在人工沙灘游泳,或感染腸胃及皮膚病。聯盟指最新水質數據理應在本月初公開,環保署卻無故延遲兩周公佈,質疑刻意隱瞞資料。
環保署理應在本月7日公佈全港泳灘數據時,一併公開龍尾水質資料,但拖延至前日才公開。根據最新資料,環保署上月15至30日在龍尾收集的3個樣本,水質檢驗結果均為「極差」等級,即每百毫升海水含大腸桿菌數量超過610個,每1,000名泳客感染腸胃及皮膚病的個案將超過15宗,不符合泳灘指標。
建泳灘威脅公眾健康
守護龍尾大聯盟指出,龍尾4月中至5月中的水質數據,已屬「欠佳」,質疑今次環保署延遲公佈龍尾水質惡化,有刻意隱瞞之嫌。聯盟發言人李少文稱環保署年初公佈的龍尾旱季水質數據,雖能達到「一般」級別,但踏入雨季即回復「欠佳」及「極差」水平,相信與龍尾灘位處內灣的地理因素有關,排污能力欠佳。目前數據已充份反映龍尾水質會隨雨水增加而變差,他認為政府應正視問題,不能以偏頗資料判斷龍尾水質有改善。
李少文續稱,政府在水質極差的龍尾建人工泳灘,明顯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為公共利益考慮,應即時擱置計劃。由於聯盟成員已就龍尾工程向法庭申請司法覆核,聯盟又要求政府承諾在官司完結前,先暫停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