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民主派乘7.1聲勢在區議會選舉報捷,大舉取下近半數民選議席,10年來建制派不動聲色地進行全方位反攻,令民主派版圖大幅縮水。學者分析,建制派吸取03年大敗經驗,不論資源和人事安排上都改變策略,令民主派難以翻身。民主派區議員直言,地區形勢令人擔心,長遠而言要將民主理念在地區推廣,令選民明白區議會是推動民主重要陣地。
記者:呂浩然、林俊謙
民主派於03年挾50萬人上街的民意,於同年底區議會選舉中,攻陷11個區議會逾半數直選議席,雖然建制派借助委任區議員和當然區議員之便,仍可操控不少區會,但民主派仍有力量與之抗衡。
可是經歷07年和11年區選後,民主派勢力逐年萎縮,03年攻陷的11個區議會,有10區已經全面失守,例如油尖旺區和北區就淪陷至餘下1名民主派區議員,目前只有葵青區議會仍是民主派稍稍佔優,惟議席數目已經從03年近七成減至僅五成。
見證民主派在地區由盛轉衰的民協馮檢基指,自03年後建制派透過成立各式各樣地區組織,派人深入各屋邨的互委會、街坊會等蠶食民主派勢力,結果令泛民在地區難以翻身,所以泛民在主打民主議題的同時,亦要有人專注於地區問題,「一定要喜歡做地區工作先得,而且做得細心、仔細」。
建制選舉工程做得細緻
今屆區議會選舉中成功搶灘的民主黨羅健熙指出,打從他當選後,建制派明顯加強攻勢,投放更多資源,不惜派魚派米嘗試搶回議席。他指選民在區選與立法會選舉時的考慮不同,令民主派較難突破,故當務之急除了民主派要協調好,避免浪費資源外,亦要盡量令選民明白,區議會對推動民主的重要性。
與羅健熙拍檔、成功取下另一議席的民主黨區諾軒則認為,民主派「唔單止要攞區議員個位,仲要諗吓地區點樣攞到適當嘅撥款,然後再支撐地區嘅實力」,同時要處理好地區個案,並且在地區議題上比建制派做得取進,才有機會殺出重圍。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03年後建制派忍痛勸退大批老左派人士,改由年輕、學歷高的專業人士頂上,例如民建聯李慧琼正是其中表表者,其次配合中央投放的大量資源,建立全港「最現代化嘅選舉工程、選舉機器,啲服務做得好細緻,啲紀錄做得好細緻,同埋啲工作好恒常」,同時面對重量級民主派人士時,又會出動政黨背景色彩較淡的人士應戰,避過在政治議題上與民主派正面交鋒,令民主派連番敗仗。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