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一試定終身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一試定終身 - 李兆波

近日有不少大學為來年入學的中六畢業學生面試,早幾天,便有醫學院的學生,與我任職的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學生在同一座大樓面試。我們的學院邀請了約二千位學生面試,出席的相信有一千五百人,但礙於政府所給的資源,只有六十六位學生可以成功入學。比率少於5%,即是二十人選一人。如果半天面試見30人,只有一位至兩位可以入學。
入讀心儀的學科或大學,是不少學生或家長的夢想,表面上看來,讀甚麼科會影響將來的就業及收入。而讀甚麼科,則與成績包括學業成績及面試成績有關,因此有一試定終身之說。
其實在現今社會,有不少技能是相通的,當然你想當醫生,便要在很早的時間準備,使可以入讀醫學院,但不是每一位學生也適合當醫生。

按興趣發展 收入自然來

近日與一位尖子畢業生交談,他說社會上對醫生另眼相看,主要的原因不是他們的貢獻(當然也是),重要的是收入有保證,將來不會在買樓時沒有能力付首期。
溝通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上司、公司及顧客的需要,在任何行業也用得着。不止是在商界、在教育界,客戶服務對醫學界也一樣。因此一窩蜂地讀一些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只求收入高,修讀的時候一定不輕鬆,而畢業以後也不高興。我最少知道有兩個案例,學生入讀了相當難進入的學系,畢業以後不在商界大展拳腳,反而在藝術、社會服務方面發展。
他們的收入很差嗎?不是的。在自己喜歡的行業發展,潛能會發揮出來,表現會更好,收入自然來。一位在大型酒店集團的總經理或是總監,收入不會比起一位普通的醫生差很多。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