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硬推擴建三個堆填區,記者昨日到打鼓嶺堆填區一帶視察,發現附近河流受嚴重污染,河水變紅,水中生物絕迹。受污染河水又流至鄰近禾徑山村的農田,破壞土壤,不少村民被迫放棄耕作,令一大片田地雜草叢生。村內一棵有400年歷史的巨大樟樹,亦可能因擴建而被砍伐。
河水充斥沉澱物
毗鄰堆填區的禾徑山村很多農地現已雜草叢生,泥紅色的河水充斥沉澱物,但居住於禾徑山村多年的傅太指,以往有稻田,種植絲苗米,又種瓜及菜,自給自足,以前可用河水灌溉,但堆填區令環境變差,「條河真係好污糟」,被迫棄耕後,現時只能用自來水種植盆栽植物。她又說,以前河流有魚有蟹等生物,但近年已完全消失。她埋怨從未有政府人員到村內理解污染問題,對當局計劃擴建堆填區,感到無奈,「真係擴建都唔搬啦,我都咁老,去得邊呀」。
反對擴建堆填區的民協倡議主任霍偉邦指,河水染紅疑是堆填區滲出含重金屬物質,加上肉類等未完全分解,污染河流。他批評政府堆填區規劃不完善,「𠵱家又嚟搞另一單嘢(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