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一團糟,搭巴士嘛,有時一坐就四個小時。」29歲森巴音樂樂手杰斐遜跟很多人一樣,對巴西公共交通系統的殘舊、擠逼、票價高昂感到咬牙切齒,每天上下班都是一場噩夢,日復一日,沒有醒來的一天。
貧苦大眾沒有私家車代步,每天由郊區住所乘火車轉巴士,山長水遠到市中心上班,杰斐遜說每程要兩至三個小時,下班又捱三個小時,「我工作得像條狗,已經很疲倦,搭上火車或巴士時又擠擁不堪,我覺得被虐待」。
塞車情況嚴重,45歲髮型師桑托斯說「即使下一滴雨,車程都會加倍」,苦不堪言。
政府在過去半個世紀鮮有投資改善交通情況,民眾多年來忍受低效率、混亂的公共交通,固然不滿;但令眾怒爆發出來的是,政府一直沒設法改善民生,卻為了舉辦洲際國家盃和世界盃盛事,才大手筆擲下150億美元(1,170億港元)改善交通系統。在抗議聲中,聖保羅市巴士票價由1.44美元(11.2)減回至1.35美元(10.5港元);里約熱內盧則減回1.24美元(9.6港元)。
在里約熱內盧生活的美國城市規劃專家加夫尼說︰「服務差、票價高、車多路窄,全都令路面情況惡化,令城市基建瀕臨癱瘓。」雪上加霜的是,過去10年隨着經濟發展,私家車以每天1萬輛新車落地的速度爆炸增長,令路況惡化。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