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炮台山一座工業大廈頂樓,兩位平日正正常常的女子,抱起報紙、噴劑、油掃,竄上我們用來「講數」的天台,開始變異。她們自稱來自太陽系第四行星──火星。潛行地球六年,近兩年孕育擁有梁朝偉憂鬱眼神的草泥馬,近半年更散落全球,以Wheat paste形式四出宣揚環保訊息。她們是──The Martians。
記者:陳慧敏 攝影:潘志恆
午夜3、4點夜闌人靜,The Martians手執油掃出動。暗巷內,數月前貼在水管下的草泥馬,已被污水洗刷得甩剩個頭,還有小強隨侍在側!二火星人見之:「嘩!有小強!正呀!」然後同攝影師一齊舉機猛攝。做記者咁耐第一次午夜追影小強,喂,快啲啦,條巷好暗,好污糟,你班外星人搞乜呀!
五六年前,CJ與D由加拿大回港,發現:「香港人動作好快!想事情的方法與觀點都好不同!」在朋友之間她們恍若外星人。當時由一個大自然城市,來到甚麼都講快的石屎森林,不習慣,令體內的外星意識覺醒。D:「香港的空氣污染,回來後甚麼鼻敏感、濕疹都出來了。」CJ:「在加拿大,學校從小就教大家保護地球。處處講環保;但香港人對這方面的教育就很弱。」香港的分類垃圾桶應該不算少,不過肯定不夠國外的多及大。CJ:「電影、小說裏都將火星人寫成壞人。覺得火星人想毀滅地球。其實破壞地球最多的,都是人類。」於是她們做出戴氧氣筒跟防毒面具的草泥馬,在人流旺的地方四圍貼,再放到Instagram、facebook,宣揚火星人環保訊息。
我在全球站崗
其實早在兩年前的日本海嘯,火星人D已孕育出首批草泥馬,化身T恤義賣賑災,CJ:「當時覺得草泥馬這動物很不真實,又特別,還要揹着氧氣樽,比較多人願意來留意同認識。」她將草泥馬逐隻畫在紙上,剪出來周街貼,後來遇上火星人D,二人製作模具,用人手印色,加速生育程序。而後更選用麵粉漿代替含化學物料的白膠漿,用再造紙代替傳真紙來印製。初期她們專挑人多的大街貼草泥馬;後來卻喜歡找些污污糟糟的街角。CJ:「污糟的地方,更需要這訊息。」貼好的草泥馬,經過幾場雨水洗刷就會剝落,牆上空留一個馬印。那日漸融入,卻不留痕迹的感覺,正中CJ與環境共存的心意!
周街貼得得意意的草泥馬,透過Instagram為街頭藝術者認識,有志之士紛紛留言相助,The Martians就會自費印製近千隻草泥馬寄到世界各地。現在草泥馬足迹已遍及多個國家,出勤位置由街頭暗巷散佈到豬肉檔、鋁罐回收站、到少女的大腿上,多可愛的環球風景!
乜嘢係草泥馬?
中港台網民皆知,閃着可愛巨眼的神獸草泥馬,實質源自祖國爛口「肏你媽」,祖籍「馬勒戈壁」(「媽了個屄」),符號表情為「(· ? ·)」、「(· Y ·)」和「(·’?`·)」,以卧草(我肏)為食。和平的生活受到河蟹(和諧)吞食,連艾未未都創出「草泥馬Style」以示頑強抵抗,保衞臥草。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