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不見了 金價或試1,200美元黃金瘋搶潮衰退

中國大媽不見了 金價或試1,200美元
黃金瘋搶潮衰退

【本報訊】金價再創近3年新低,但「中國大媽」不見了。美國聯儲局鋪路「收水」,令紐約期金價格再次跌穿每盎斯1,300美元水平。然而,與4月底時「搶金潮」不同,昨日港九金舖人流疏落,昔日「中國大媽」瘋搶黃金的風光不再。分析相信,金價或繼續受壓,有機會下試1,200元水平。
記者:鄭柏齡 陳智深

4月份金價急跌,內地客在中港各地大舉出動,一個月內共搶購100噸黃金,震驚全球,被外界稱為「中國大媽」。不過,儲局準備退市消息,令金價急轉直下,前晚跌穿1,300美元後,昨晚雖反覆靠穩,但早段跌逾1%至1,269美元,較4月最低1,350美元「更抵」。

旺角金舖昨生意一般,未出現客人逼爆門市情況。  梁志永攝

金舖門市職員多過客

記者昨晚5至7時,在銅鑼灣、旺角兩區多間金舖觀察,人流只能說「一般」,大部份時間,職員比客人還要多。與兩個月前金價暴瀉、人頭逼爆門市的情景大相逕庭。
以銅鑼灣啟超道周大福(1929)分店為例,金飾櫃外空無一人,多名店員只好在旁打掃抹窗;而櫃內龍鳳鈪整齊放好,據店員透露,存貨非常充足,沒有再出現4月時賣清貨的情況。
同區周生生(116)、六福(590)等生意一般,4月時記者輕易行入店內直擊「中國大媽」搶金盛況。但昨晚有員工坦言,由於「生意真係麻麻哋,所以都唔好意思畀你哋入去採訪。」

坐艇客憂再跌拒入貨

採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一位4月時搶先買金、現時「坐艇」的香港人。鄧小姐4月以每両約15,000港元購入9999金,昨日「驚聞」金價跌至13,800港元,趕到金舖希望「溝貨」,最終沒有作出決定。「估唔到咁平,但要考慮吓先,擔心再跌。」
旺角區金舖人流較銅鑼灣多,主要是內地遊客。來自廣州、一家四口的朱先生,離港前最後一天趕到,只花約數千元購買金飾送給朋友,「我哋唔係中國大媽,見到平就買少少,反正都要買,再跌都冇咩所謂。」
「中國大媽」同樣在內地消失得無影無蹤。內地《金陵晚報》報道,南京市平均每克金價約275至285元人民幣,但昨日金價急跌,有小型金行急急以250元人民幣拋售;4月時曾入市的「大媽」表明,「不會(溝貨),有幾根玩玩就夠了。」
事實上,金價自2008年美國聯儲局推出量化寬鬆政策(QE)以來不斷勁升,至2011年時衝上1,900美元歷史高位。分析指,除避開通脹及保值等傳統理由外,很大部份升幅都是靠熱錢湧入而推動。以現時情況計,可能亦需要一兩年時間來消化及重新築底,在儲局完成整個退市過程之前,金價仍會偏弱。

退市成牛市終結訊號

金價前日最低更跌見每盎斯1,276美元,為三年來最低。除儲局退市外,近期包括印度限制民眾購金政策及資金撤出金市等因素,都令金市持續悲觀。瑞士投資機構Blue Star投資總監Dubrion指,儲局言論明顯地成為了預視黃金牛市終結的最後訊號,沒有QE,金價再難支撐。花旗首席技術分析師Tom Fitzpatrick指,1,200美元是金價短期內的支持位。

【中港消費者意見】

港人鄧小姐:再考慮才入貨
「吓?今日跌咗咁多?4月嗰時我已經買咗,跌到咁平,要再考慮一下先,我驚金價會再跌。」

深圳遊客李小姐:花萬五蚊買金
「4月嚟香港已經買咗少少,見到咁平,今日(昨日)再買萬五蚊,主要投資自用,希望金價唔好再跌落去。」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