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港腳外流,對本地球員無疑多了條出路,不過外闖路從來不易行,綽號阿香的張子岱在60年成功登陸歐洲,效力英甲球會黑池,這位先驅寄語後輩:「出外落班從來不易,盡力之餘還要信自己。」記者:曾雁平
近期林學曦、科夫及李志豪先後外闖,令外界關注,當然,港甲水平在東南亞只屬二線,惟正如港隊主教練金判坤所說,部份港腳有能力外闖,賺取更佳收入之餘,亦可擴闊視野。
外闖先鋒不敵孤獨
去年加盟中甲廣東日之泉的陳肇麒及梁振邦表示,已適應國內足球環境,還叮囑準備到國內發展的球員,必須做好心理及生理準備。50年前威震本地球壇的張子岱,於59年初登甲組舞台即一鳴驚人,並獲推薦到英甲黑池落班。未滿20歲隻身赴英,縱使能適應訓練及學習英語,短短一季便獲教練及隊友認同並站穩陣腳,但最後敵不過在人在異鄉的孤獨感,才選擇回流。
現年72歲的張子岱接受訪問時精神奕奕,對近年興起的外闖潮,他表示值得高興:「其實到中國踢波不算外闖,到歐洲、南韓或日本,這些語言及文化完全不同的國度才算,現在出去踢,與我當年去英國踢的難度亦差好遠。」
「要盡全力 要信自己」
阿香指,當年英國足球相當體力化,可是亞洲人先天體質不足,要立足只有更努力:「其實我很快適應,季前好多人操到嘔,我全沒問題,第二季已開始在一隊上陣及入波,離隊不是技術及體能問題,而是操練過後,只得一個人,那孤獨感逼使我提出解約。」
黑池是一個小市鎮,當年全市只得兩間華人餐廳,20出頭的阿香就算學好英語仍無法打入隊友的圈子,練波後不是呆在家中,便是行沙灘:「球隊日操兩小時,其餘時間如何打法?想找個華人傾偈也沒有。有人說如果捱多季,或思想成熟才加盟,情況會否不同?這沒有答案,亦不可能後悔。」阿香寄語後輩比賽及操練要傾全力,最重要對自己有信心。
至於勇闖神洲的兩位後輩,就沒有這麼多的煩惱,起碼互相有照應。陳肇麒與梁振邦加盟日之泉後要自己洗衣物,幸兩人同聲同氣,儍邦說:「廣州沒有語言問題,但作客到北方,因口音不同有時聽不懂。」陳七補充:「這裏訓練場屬球會,不像香港般夠鐘就被趕。操練方面,季前每日晨操晚練,開季只練一課,但迫搶時間很長,對體能要求高。」兩人平日靠互聯網與親友聯絡,惟不能上facebook,如周六主場比賽,賽後會回港住一晚。
國內球圈講關係
前足球先生李海強認為,球員要到國內發展就要有決心:「儍邦及陳七能短時間融入,與語言、飲食及生活文化比較接近有關。早幾年南華試過邀請前國腳杜蘋加盟,但他因不適應香港生活,短時間便離隊。」曾入選國足訓練隊的強哥認為,國內球壇適者生存:「國內球圈講關係,如想爭正選,必須得到全隊信任。」
知多啲
香港在5、60年代有遠東足球王國之稱,出身於星島的張子岱是首位外流歐洲頂級聯賽的球員,80年代,本地球壇人才輩出,不過當年球市興旺,一線球員月薪可達數萬,就算有能力亦未必外闖。
之後,港甲有不少好球員,部份如胡國雄被評為有能力在歐洲落班,但最終未成事;到90年代,除李健和外,山度士、譚兆偉及歐偉倫等都有機會外闖,惟最後因種種原因未能成事。
張子岱檔案
暱稱:阿香年齡:72歲
位置:前鋒
曾效球會:星島、東華、黑池、元朗、光華、傑志、溫哥華皇家、聖路易明星、怡和、消防及愉園
代表隊:中華民國(35次入17球 )
背景:張子岱的父親是綽號「拚命三郎」的張金海,張父於1938年來港,張子岱排第二,綽號阿平的幼弟張子慧當年亦是一代中鋒。張子岱的兒子張學潤是香港著名形象設計師。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