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5月中開始,投資者憂慮美國聯儲局會減慢QE的步伐,減低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市況趨於波動。當中最明顯是美國國債價格下跌、孳息率攀升,除影響投資回報,也影響政府削債的表現。
隨着美國經濟逐漸復蘇,加上政府解決債務上限及自動削減開支等措施,現時美國並沒有迫切的財政問題,但結構性的財政問題尚未解決,國債對GDP的比例貼近110%。
美債問題可以史為鑑。上世紀40年代,美國政府積累龐大債務,對GDP的比例曾高達122%,與二戰結束後相若,及至70年代才將比例降至約35%。要縮減債務,除了縮減開支、減少發債外,利用通脹也能間接紓緩問題。美國通脹在50年代中開始攀升,通脹蠶食了國債的投資價值,變相要國債投資者為美國政府的債務埋單。
全球放水 美債有支持
目前美國通脹雖未達2%的目標,但債息上升會加重美國政府的債務利息支出,拖慢削債進度。以現時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率約2厘計,若美國政府維持收支平衡,通脹率與GDP增長均為2%的話,要到2042年才將政府債務對GDP的比例降至60%;若孳息率升至3厘,更要遲至2071年。可見孳息率升,政府的財政負擔亦相繼提升。不過,即使聯儲局減慢購債步伐,全球多家主要央行仍在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為美國國債市場提供一定支持,加上美國經濟復蘇,國債孳息率衍生的財政風險將微乎其微,投資者毋須過於憂慮。
德盛安聯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