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蚊雞到醫療需求(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部顧問醫生 朱頌明) - 朱頌明

從一蚊雞到醫療需求
(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部顧問醫生 朱頌明) - 朱頌明

近期有酒家推出「一蚊雞」促銷,以一元價格,讓食客享用約100元的貴妃雞。「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酒家此舉,當然不是想蝕本,而是希望吸引食客,帶動消費。如果酒家只賣雞,不賣其他,以此價錢,時間一長,必然倒閉。
然而醫管局從成立至今,都在大幅補貼,例如,以100元一天的收費,提供每天平均成本3000至5000元的住院服務,程度、時間都遠超「一蚊雞」。此舉不單需要巨額公帑補貼,更引發大量需求。更有甚者,醫療成本的上漲,遠高於一般通脹及政府收入的升幅:每年新發明的儀器、藥物、手術,成本比較舊方法可以貴幾百、幾千倍!難怪官方都恐怕醫療支出「爆煲」,希望鼓勵用醫保形式,吸引更多病人利用私營醫療,減輕巿民過份依賴公營醫療的情况。
然而,代表巿民及病人的議員及團體,基本上都反對強制性全民醫保,反而希望政府加大公營醫療補貼的注入。與此同時,在資源緊絀的大環境下,公營醫護在工時、前途、工作環境惡劣、病人需求及期望殷切的內外交煎下,不少出走醫管局,投身私營機構。有意見謂,可以考慮大量聘請外勞補充,但筆者在另文指出,除非社會接受大量輸入在國內受訓的醫護,否則難以短期內填補空缺。
政府和巿民在醫保問題的矛盾,看來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共識。那是否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任憑公營醫療「爆煲」呢?在供求失衡、又無法即時提高醫療供應的情況下,可以怎樣呢? 我看,政府及醫管局還可以在幾個環節做工夫,做好管理需求的工作,換取一些時間,讓社會凝聚共識;(1)做好醫管局的定位;(2)減少引發需求的誘因;(3)鼓勵非住院式的治療。

醫管局的定位,理應首要是照顧危重病患及複雜病症,其次是照料貧困的病人,也有責任提供優質的訓練。上述的定位,不應只停留在理念上,而需要在政策上體現出來。例如,醫院的病床,理應留給有生命危險、或急性器官衰竭等大病患者,但現實是,不少病床被患小病但衝急症室的病人使用了。也有不少無依老人,因社區資源不足、或家人不願照顧,流落醫院。醫管局有責任在政策上及操作上,協助臨床部門做好把關及分流的工作,確保珍貴的病床能留給最需要的病人。
大幅的補貼引發需求,造成浪費,是經濟鐵律。如果購買汽車保險的車主,毋須付墊底費、車身刮花少許都可獲全額賠償換新車的話,那肯定不行。醫管局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之長,往往幾月甚至幾年,但不少輪候者的病症,其實是可以在基層醫療或私家醫生處理的。單是注入資源,縮短輪候時間,有時適得其反,吸引更多人輪候。必須與臨床部門攜手,訂出服務優次,不鼓勵醫生及病人把輕病隨便升格到公立專科,方是王道。
因為醫療成本高企,外國早已極力揚棄住院式治療。只要有適當的配套,不少較為複雜的醫療程序,透過日間醫院等形式,毋須留醫也可以安全進行。當局應加大力度及誘因,鼓勵病人及醫療單位減少住院式治療。
上述管理需求的落實,需要跨界別合作,以政策、宣傳、教育、誘導等方式進行。醫管局的服務優次如果足夠透明、堅定,求診習慣必會改變。
作為負責任的公民及政府,我們必須商議出一個廣為各方接受的方案,從自費、醫保、稅收三個財政來源,尋找一個合適的比例,支付醫療開支。一個醫療系統,可以快、可以好、也可以便宜,但它不可能三樣優點並存。能夠有其中二樣,已經很好了。

朱頌明
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部顧問醫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