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有個糖果廣告,標榜「只溶喺口,不溶喺手」而深入民心,最近大熱遊戲Candy Crush Saga的開發商King傳出正籌備上市,我不期然想到這標語,擔心這粒「糖」好玩就好玩,但作為投資者就未必嗒得落。
《華爾街日報》報道,King已委任摩根大通、瑞信及美銀等投行,研究具體上市計劃。King有此嘗試,當然不令人奇怪,但想游說投資者,難度肯定越來越大。
從牌面看,King交出的數據絕不含糊,王牌遊戲Candy Crush每日便有1,500萬玩家透過facebook平台炸糖,單單是銷售秘技及升呢費,再賣賣廣告,已為King每日帶來240萬美元收入。總計旗下近150款遊戲,King每日服務7,000萬玩家,其遊戲被玩160億次。
遊戲開發商 多後勁不繼
Candy Crush超越了憤怒鳥,進佔最受歡迎遊戲的寶座,固然品牌有價,但要說到上市,始終很難擺脫霎眼嬌或一招了的咒詛。還記得遊戲FarmVille的開發商Zynga嗎?Zynga在前年底上市後,股價節節敗退,至今已較招股價跌逾七成,自此再無代表作了,反而心雄地以近兩億美元收購Draw Something的開發商OMGPOP,我當時已看不好這樁交易,果然Draw Something的熱潮退卻的速度,比烈日下的雪糕溶解得還快,Zynga在最新一輪裁員中,幾乎裁掉所有OMGPOP的員工,並且急急轉搞賭game救亡。
同樣一度稱霸、下載次數億億聲的憤怒鳥,開發商Rovio亦曾說今年來香港上市,但暫時仍只聞樓梯響,查實Rovio也有黔驢技窮之感,這幾年的新出品除了憤怒鳥外,還是憤怒鳥,是名副其實的一招「鳥」。
前車可鑑,King是否無法擺脫宿命?它確實有些較紮實的因素,例如2005年已有錢賺,而且搵錢途徑較多元化,其社交網絡與手機元素的結合也很強。不過,King成立十年,直至去年才磨出Candy Crush這把絕世好劍,一下子把其他強勁對手比下去。它如今上市,又如何確保有了錢,便可以延續神話,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大熱遊戲?
上市後 搞科技變搞財技
我的看法依然不樂觀,我以前也說過,上市對科技股來說,隨時是踏上創意枯萎的不歸路。過去已有研究指,科技公司上市後,頂尖創新人才一夜間暴富,很容易變得飄飄然,在花花世界之中遺失了之前的拼搏精神,有些甚至會萌去意,令公司的創意拜拜。再者,上市後需要兼顧的旁騖大增,往往令公司高層失去了專注,由搞科技變了搞財技。
就像所有創作產品如小說、電影一樣,超級大熱的遊戲,有時是半撞半chok出來的,未必是處心積慮的成果。創新產品的成功,事後當然可以解釋得頭頭是道,但事前有誰料到,三粒同色的糖,連成一線便爆炸的老掉牙遊戲,竟然又可以推陳出新,還可以發大達。我想連King的老闆自己,也有中頭獎的感覺。
任何遊戲,都有game over的時候,作為玩家,大可try again,但對股東來說,代價便高得多了。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