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人上街 保二次創作自由

40萬人上街 保二次創作自由

【反網絡23條】「從前有個自由的空間叫二次創作,有一日受到巨人進擊,巨人叫版權條例……」這個虛擬的神話去年曾在真實世界發生,政府推出被稱為網絡23條的版權修訂條例,令一群網民組織起來抗爭,最後條例奇蹟地被撤回,但故事並未就此完結……。

二次創作權關注組成員胡千秋、Peter及雲利回顧去年的抗爭時坦言:「以為條例一定過硬!」最初發起反對行動時,反應冷淡,包括不少從事二次創作的網民,都未醒覺條例會侵害創作自由。
他們說,要感謝三個人最「幫得手」,第一位是知識產權署署長張錦輝,他為惡法辯解時說:「惡搞將嚴肅嘅變咗詼諧,係貶損性嘅處理,傷害咗產權人精神感受。」另一位是文化界議員馬逢國,他說過:「要二次創作,可以去找劉德華,問可否不收錢,一個電話啫。」
當然少不了民建聯陳鑑林的金句:「你有本事就自己創作,做乜搞人哋張相!」由於三人言論「太膠」,驚醒了不少人,令反對聲音日益壯大。他們笑說:「希望三位今後可以繼續保持咁專業嘅表現!」
他們指出,是天時、地利、人和製造了奇蹟,當時選舉在即,建制派不敢太幫政府,再加上替補機制拉布,政府被迫撤回條例。但政府已打開了一個「魔盒」,原本小圈子搞藝術的二次創作伸入政治領域,並繁盛滋長。政治性二次創作比例大增,每次政治事件,網上都爆出大量諷刺改圖及改歌。

「唔行出嚟就一定衰」

二次創作亦影響了遊行文化,惡搞成為遊行特色。「一幅圖、一首歌,易入腦,勝過長篇大論。」他們對二次創作變得政治化及普及化,有喜亦有憂,喜的是二次創作拓闊了空間和深度,但亦擔心政府會更大力打壓二次創作。
因此故事未完結,政府已表明將會就版權條例再次諮詢。他們預計,政府翻叮網絡23條,一定會用語言偽術重新包裝,加上市民善忘,惡法很可能成功過關。去年7.1有40萬人遊行,他們集結到近百人上街反對這網絡惡法,成員包括有專業設計師、漫畫家、填詞人、作曲家、動漫迷,力保改圖自由。他們說,上街是他們的唯一希望,「我唔會呃你話行出嚟一定成功,但唔行出嚟就一定衰!」
《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