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圖)五年前曾在柏林發表演說,獲20萬人盛大歡迎,但五年後重訪舊地,即使能在勃蘭登堡門前發表演說,卻只有幾千人見證,顯示德國人對他的熱情消退,以更務實的態度看待他。
在2008年,正競逐美國總統的奧巴馬,高喊「變革」口號,被捧成「新甘迺迪」,連德國人也翹首以待他當選後會撥亂反正,20萬人湧到柏林一睹他的風采;但五年過後,德國人不再視他為偶像。德國人態度逆轉,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奧巴馬未有兌現承諾,關閉古巴關塔那摩灣營,美軍無人駕駛偵察機依舊濫殺無辜,美國監視全球電子通訊紀錄,在奧巴馬時代更變本加厲。
現實雖與當日期望有落差,但奧巴馬在德國仍人氣甚高,有88%德國人仍認同他的外交政策。
總理默克爾一直跟奧巴馬保持距離,在解決歐債問題上雖有分歧,美國主張泵水刺激經濟,默克爾力主緊縮開支,但默克爾贊成締結跨大西洋貿易協議。至於美國監控民眾通訊,默克爾指互聯網給「敵人和反對者」一個濫用的新機會,但她強調均衡運用,在基本自由和個人私隱與國家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美國《紐約時報》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