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直擊】
劏房有市有價,連阿婆也要學做劏房初哥。文婆婆去年以248萬元買入大埔懷義街一個唐樓單位後,劏開七個套房出租,目前已租出六個,平均月租4,000元,回報率高達13.5厘。
記者日前假扮租客直擊最後一間尚未出租的劏房,實用面積90方呎,叫租3,800元,呎租42元,貴過全港藍籌屋苑多多聲。
回報率逾13厘
該劏房單位位處舊樓林立的大埔墟,鄰近大埔鐵路博物館。大廈沒有升降機,年紀老邁的業主文婆婆帶記者上樓參觀時,她一邊行樓梯,一邊中氣十足地說:「唔係好辛苦啫!」行足五層樓,打開單位大閘,可見一條長走廊,套房位處兩邊,共有七間劏房,其中六間已租出。文婆婆自豪地說,丈夫做裝修,整個單位全部自己落手落腳完成。
甫進入單位,她便推介說:「呢度風涼水冷,你打開窗,好好風㗎!」身旁的代理亦加入硬銷:「近港鐵站,樓下有食肆……整個大埔只此一間月租4,000元以下嘅套房。」問及是否「劏房」,文婆婆無出聲,代理小心翼翼地說:「你係咪搵套房呀?係嘅,就呢間。」睇完單位後,代理指:「頭先套房對面嗰間,實用120方呎,最近才以4,300元租出……睇啱嘅,同業主講減100蚊,即3,700元。」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單位物業由文氏持有,於2012年4月以248萬元購入。以目前每個單位平均月租4,000元推算,回報率高達13.5厘。翻查資料,文氏僅此一個唐樓單位,並沒有持有其他物業,相信今次是初次嘗試劏房投資。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