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三杯茶改人生

BIG SPENDER:
三杯茶改人生

茶藝樂園老闆陳國義這個名字在茶葉界無人不曉。本來從事石油貿易的他,1988年毅然決定改為發展茶葉生意,25年來用千萬買下各類茶葉,由最初虧蝕足足三年,到發掘出一片又一片名茶,今天已成為茶葉界舉足輕重的茶王,連恒地主席李兆基、思捷環球前主席邢李㷧、球王施丹都向他買茶葉;維他奶已故創辦人羅桂祥、新地高層和已故名流周啟邦兒子周國豐也曾跟他學茶藝。茶葉改寫了陳國義的人生。
記者:黃子配
攝影:梁志永

早已從石油生意賺得第一桶金的陳國義,本於38歲就計劃50歲退休,但卻因為一個是茶葉發燒友的台灣同事請他喝了三杯上級好茶,令他在40歲時決定開展茶葉生意,成了人生另一個轉捩點,直到現時65歲仍未言休。
「那人請我喝的第一杯凍頂烏龍回甘性強、第二杯蘭花茶口感潤和、第三杯東方美人更令我有飄飄然的感覺。」雖然陳國義一向都有飲茶的習慣,但始終及不上這三杯令他回味無窮的茶,他發現真正的好茶是有內涵、喝完會齒頰留香,這促使他對茶葉越來越講究,不但專程買書學茶,還走遍香港各區買茶葉及紫砂壺,每逢假期更會跟老前輩走到台灣、內地買茶。連原本習慣去茶餐廳吃西式早餐,都改成了上茶樓吃一盅兩件:「那時去荃灣新光酒樓茶王廳飲茶,會有個附有名牌的紫砂壺送,心裏覺得飲茶是身份的象徵,更加決定要玩茶!」
他最初先在公司闢出一角小試牛刀賣茶,發現大半客人都是老闆及經理級,「愛喝茶的人很多,但大多都對茶的認識不深,更遑論花時間去慢慢品嚐」。1988年他索性全力發展茶葉生意,又開茶藝班教人品茶,不少企業高層、專業人士都是他的學生。

陳國義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後喝一至兩杯白開水,之後全日就只喝茶,會視乎心情狀態而選擇茶種。

陳國義雖已頭髮斑白,但仍面色紅潤,中氣十足,年屆65歲的他能維持這個動作十數秒仍面不改容,他歸功於喝茶多年的成果。

陳國義靠普洱茶起家,對他意義重大,所以他特意題了一首詩,道出自己喝不同年份普洱時的感受情懷。

穿州過省尋好茶

春天是茶葉收成的旺季,每年春天他就最忙,3月去罷安徽採綠茶、4月初就去雲南採普洱、5月初又再到福建採烏龍。茶樹生長在越高海拔的區域,品質就越好,所以他多年來都馬不停蹄走訪內地各省市及位處高海拔地區的茶山尋找茶樹,與各個茶農、茶商打交道,希望發掘出更多好茶,每月只得數天留在香港。
鑽研茶葉多年,每喫一口茶,都會觸動陳國義的味覺神經系統,茶葉的特色及產地等數據都會隨之在他腦海浮出,他試過喝一種內地的烏龍茶,透過茶色及味道,辨出龍眼木的香味,隨即便分得出是在台灣焙火的武夷山品種。原來台灣人都把上好的茶葉用罕有的龍眼木焙火,但內地的卻多數只用煤炭焙火,「飲茶最重要『一看二聞三試』,只要浸淫三至五年,你也能夠和我一樣輕易分辨得出」。

1996年 真淳雅號 

出產自雲南易武,採摘自戰後第一批種植的喬木,該批喬木於1996年才首次被採摘,繼而造成茶餅,所以非常珍貴及罕有,現約值3萬元一餅。

2006年 鳳慶茶王餅 

採摘自雲南鳳慶逾3,200年歷史、世上最古老的茶樹,每年長出的茶葉數量只足夠製造30個茶餅,供應量極少,加上該茶餅現已成為國禮,所以極之珍貴。陳國義早年以3,000元購入,現約值2萬元。

1960年 甲級藍印 

這茶餅超過五十年歷史,屬普洱的頂級年份,是繼「大紅印」後另一備受追捧的陳年茶餅,茶湯入口會覺得微甜回甘,盡顯普洱的陳年韻味。在90年初每餅只需數百元,但現已升值到18至20萬元。

縱橫茶葉界廿多年,由茶葉初哥成為老手,他仍記得一次失手的經歷,多年前他試過買下一批600支(約5萬餅),來自雲南鳳慶的金獎7811普洱茶餅,並要求對方分三次送貨,他逐次付錢,「第一批200支貨都如之前試茶般,色澤、香氣、茶味俱全,但第二批的質素竟和第一批相差近四成,最後決定退掉第二、三批」。他從來都只向絕對信任的相熟茶商買茶葉,但面對這次失手,他卻看得很開,「我會說是自己交代得不清楚,沒有指明三批茶葉都要相同質素,是我的警覺性不夠高」。
提起陳國義就會想起「八八青餅」,這批編號7542的雲南普洱茶青餅當年因為茶味不甚突出而無人問津,唯獨陳國義覺得它「七泡有餘香」,深信是有潛質的好茶,92年大膽斥資數十萬元買下全批約三萬個茶餅。普洱越陳年,茶味就越出,這批茶餅多年後果然成了頂級普洱,更由每餅7.8元的購入價大幅升值至近5萬元,也帶挈他聲名大噪,更令一直蝕錢的生意起死回生。茶餅早年還未升得如此高價時,他已出售大部份,現剩下的他堅持不再賣,留待自己收藏,「不過早前以5萬多元賣了一餅給某間媒體公司,因為對方太有誠意才心軟割愛」。記者好奇問他如今剩下多少存貨時,再三追問下他只肯說:「夠我退休啦!過百餅都有嘅。」

1950年中期 大紅印 

堪稱茶王的大紅印是現代普洱茶中最上乘的品種,來自四大茶莊之一,雲南易武一帶的地區山頭茶,是中國1949年後第一批收歸國有的土產茶,陳國義在90年代初以300元購入,現已升值至32萬元。

1975年 八八青餅 

這批於75年拼配的普洱茶青餅印證陳國義的眼光,對他別具意義,為紀念茶藝樂園在1988年開張而命名為「八八青餅」,就算現時每餅索價近5萬元,仍不乏捧場客。

1950年 湖南千兩茶 

這支世界茶王足足有一千兩重,將來自湖南的上等普洱黑茶,經過踩、絞、錘等廿多種工序,再集合多人力量踩壓而製成型,質感非常厚實。如此歷史悠久的千兩茶在全港現存不足5支,陳國義15年前以4萬多元買下兩支,現每支約值70萬元,邢李㷧早年也曾向他購買一支較近年生產的千兩茶收藏。

買茶葉如買股票

炒賣茶葉好比炒賣股票,陳國義就像莊家,一手一腳發掘的茶葉某程度上都是由他谷起炒價,猶如茶葉界的索羅斯,他也笑言:「都可以咁講㗎!買茶同買股票一樣,最緊要有眼光。」早年曾有一位家住赤柱舂坎角的富豪跟從他以每餅300元的價錢,買下逾百餅1996年製造的「真淳雅號」,這批來自雲南易武的茶葉現已升值至3萬元一餅了。陳國義近年發掘的「五谷豐收」和「陳香甘露」,亦都由最初每餅數百元,現分別上升至2,000至4,000多元,「這兩隻茶餅是黑馬之選,很有機會步『八八青餅』的後塵」。
多年來跟從他買茶葉的人不少,茶葉升值能力驚人,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視擁有獨特眼光的他如生神仙,對他阿諛奉承的大有人在,「不能說是奉承,只是大家都覺得能夠擁有一片珍貴的茶餅是一種榮耀吧」。投資有賺有蝕是常規,陳國義卻斬釘截鐵的說:「跟我買茶葉的人從沒試過蝕錢。」之後再自信的補充一句:「I am so proud of myself !」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