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開始捲起的內房商借殼潮,由龍頭萬科、招商局地產,至近期更演變成三四線發展商搶灘,深圳科技(106)昨公佈,獲內地發展商朗詩以近七成溢價入主,斥資8.63億元收購逾六成股權,成為過去半年第五宗內房借殼個案。
記者:鄧偉忠
深科昨午復牌,股價一度急升超過兩倍,全日收市價報0.9元,較停牌前升1.2倍。
上周一(10日)開始停牌的深圳科技表示,持有集團約72.9%股權的大股東王聰權,已按每股0.685元,將所持約63.4%股份出售予朗詩,涉及金額約8.63億元,出售價較停牌前股價0.41元溢價約67.1%。朗詩將按每股0.685元,向其他股東提出全面收購,朗詩將會採取適當措施,保持公眾持股量低於25%,並維持上市地位。
適合時間會注資
朗詩昨透過公司網站表示,朗詩將以深圳科技作為旗下綠色住宅地產開發業務的唯一上市平台,除支持上市公司投資及發展新項目外,並會選擇適合時間注入資產,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根據公開資料,朗詩主要標榜綠色住宅概念,現時發展項目分佈在南京、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已發展住宅面積逾540萬平方米。
近年內房股來港借殼成風,翻查資料,過去一年多,已有超過十宗內房借殼個案,其中兩大龍頭內房商招商局地產及萬科,先後於去年4月及5月,借殼東力(978)及萬科置業(1036,現已易名萬科置業海外)來港上市,其後同屬大型內房商的中糧及金地也宣佈來港。
借殼助增融資渠道
不過,至去年底,借殼潮卻演變成由一批三四線內房商接力,去年底申基國際(2310)及至祥置業(112),分別由重慶申基大股東申勇及勒泰地產入主,近期再有廣東省發展商廣澤集團大股東崔民東夫婦借殼潤迅(989),以及宇業集團收購積華生物(2327)。
有投行界人士表示,大部份三四線內房商近年因內房股上市熱情減退,故改為以借殼形式上市,他指出,內房商借殼主因上市後,可增加融資渠道。事實上,內房股近年發債更大受歡迎,可大幅減低資金成本,其中對三四線內房商更加非常重要。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