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纏擾着內地金融體系的問題持續不斷,繼早年有地方債,近年又有不合規的理財產品,甚至衍生出影子銀行。
評級機構惠譽中國金融機構主管朱夏蓮直言,在經濟增長追不上清理問題貸款的步伐下,內地銀行信貸風險升溫,一旦影子銀行爆煲,中小型銀行將最受傷害。
對於惠譽評內銀,英國傳媒《每日電訊報》前日以此題目訪問朱夏蓮後,更以題為「中國信貸爆沫風險前所未見」發表文章,惟朱夏蓮於訪問中未有提過前所未見等字眼。
朱夏蓮昨於記者會上表示,影子銀行的規模、貸款人甚至放貸人的身份完全不明,實在難以監管及防範,令系統性風險增加。她補充指,內地監管機構正積極清理該些來歷不明的影子銀行資金,相信短期內不會對內地金融業造成嚴重打擊。
勿忽視影子銀行影響
所謂影子銀行,其實同銀行功能接近,即從市場吸取資金後以較高利息放貸予第三方,由於該批機構不屬中銀監監管範圍,故透明度低且風險難以評估,一旦爆煲將拖累大量牽涉資金來往的企業甚至銀行。
惠譽發表的研究報告表示,因為內地有四分三銀行參與影子銀行,內地影子銀行的影響絕不能忽視。報告亦提到,非銀行金融機構、信託公司及理財產品等都應加強監管。如2011年溫州貸款爆煲已可見其嚴重性,當時已因不少民企破產,令內銀於當地的不良貸款上升。
有銀行界人士認為,影子銀行欠缺規管,雖然該些獨立的金融機構倒閉,對銀行未必有直接影響,但該些金融機構出事將令相關公司財務出現問題,並間接令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他續稱,內地監管機構嚴打持「假單」的公司作貿易融資,令審批時間加長之餘,亦令部份持有「真單」的銀行難以獲得借貸,故相信短期內地銀行拆息會續高。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王良享表示,監管機構將貿易相關貸款規範化,希望減少「假出口」貸款,加上多項監管要求,令內地存款有所流失,成為近期內地銀行間拆借成本推高的主因。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