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匯金上周突然在股票市場上「血拼」,更大無畏在內銀嚴重捱沽之際掃貨,維穩意圖極明顯。倘綜合過往多年匯金的入市軌迹,會發現其是次的入市時間較以往慣例提前,除了是A股正值水深火熱而逼不得已出手外,亦有揣測認為是為未來數月的風浪先行「護航」,意味大市恐迎來一輪中央已經預視的衝擊,當中A股落實新股開閘,屬其中一項令人憂慮的因素。
歷年匯金出手買入內銀的步伐均有迹可尋,以建行(939)及工行(1398)為例,除2010年外,2008年至2012年間均有在9月底至10月初市場低迷之際買貨,幾乎變成例行動作。因此,匯金是次早在6月便出手,令市場感到意外,惟上周四掃貨時,滬綜指9日RSI(相對強弱指數)僅低至不足20的大超賣水平,不排除是突發性舉措,以免沽壓失控。
但更令人擔心的是,國家隊入市目的向來均被解讀為維穩行為,如去年10月一役,便正值中共十八大前。無獨有偶,內地新股早已盛傳會在7月重新放行,觸發市場關注行動實際是為未來A股市場將面臨的風險先打強心針,入市未見正面訊號之餘,反惹來轉勢危機。
觀乎過往經驗,即使股市短線見動力,但長線看,匯金卻越買越跌,這種「輸血」式的撐市手段效力早成疑,倘中央一日未能從根本性扭轉A股困局,像歐洲股神波頓近日的敗走案例,終會接踵而來。
記者:林靜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