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的中國大學生對專制政府抗爭到最後一步。
維基百科:Suede是一支來自英國倫敦的搖滾樂隊,成立於1989年。如果計到他們最賣座的唱片《Coming Up》,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時間背景應該是九十年代中,換言之距離「六四事件」只差個六、七年左右。
以現代社會的發展來說,六、七年的時間足夠把所有血迹洗去,重新佈置了熱鬧燦爛的生活。
恭喜趙薇這部處女導演兼畢業作,名字超長,有點過份浪漫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成功在內地收了約八億人民幣。在香港,看走勢收一千萬應該沒有問題。這部電影絕對值得有這個票房紀錄,因為它令我們忘記過去的悲傷,徹底地投入青少年應該有的浪漫愛情生活。我們終於有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年代,並且利用這些回憶,賺了大把的金錢。證明我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真的完全成熟了,無論是想象的或者是渴望的或者是親身經歷的終將逝去的青春,都成了國民們的集體回憶。我們不必再被迫聽上幾代那些革命家講述那些長篇大論的打完日本仔,再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悲壯歷史故事。我們不必再在傷痕文學這個變成糞坑的環境淹沒自己的青春。我們更加不再受那些甚麼第幾代第幾代中國導演的氣,看那些革命時期童話般反智的所謂愛情回憶電影。我們有我們的青春電影。
由於我智力有限兼懶惰成精,所以我沒有上過大學。但這兩年看過台灣和中國製造的校園青春片,真是悔恨不已。原來根本不必要讀書的呀,大學生活全是用來談情說愛,啥事都不必幹的天堂。楊子珊飾演的鄭微比柴玲幸福多了,現在連當年親眼看過六四事件的人,都不想再看到柴玲的樣子。誰想永遠背負悲傷。楊子珊的天真可愛,大情大性實在令觀眾不得不愛上她。由她引發出來的故事簡直是令人看得既開心又傷心,政治見鬼去吧!金錢和愛情才是人生的一切。
撰文:仰止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