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認貿易數據造假

商務部認貿易數據造假

【本報訊】中國今年首季出口數據被質疑造假,引起監管部門調查,國家商務部昨公佈的5月份出口數字明顯下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證實中港的「套利貿易」令首四個月數字「有異常」,而本港貿發局亦指出,內地公佈的中港貿易「僅作參考,不可盡信」。
本報早前報道,部份內地及海外廠商以「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等手段騙取出口退稅,致令首四個月中國海關數字和本港統計處的進出口數據出現天淵之別。國家商務部引述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出口1.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只有1%;而進口更下降0.3%至1.01萬億元。對比4月份出口增14.7%、進口增16.8%的數字,跌幅之大令人譁然。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解釋指,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令出口利潤大幅收窄,影響企業經營信心不足;又指歐洲市場疲弱、國內工業生產放緩和國際商品價格下跌等因素,都會影響未來的出口數據。

貿發局:一定信唔過

被問到5月份內地對香港出口僅增5.8%,較前4個月66%增幅大幅插水。沈丹陽承認,早前的異常增長是以所謂的「套利貿易」方式實現的,認為該方式對經濟和外貿有害,但否認是為了騙取出口退稅,強調會繼續調查事件。
本港政府統計處昨公佈數字顯示,今年第一季輸往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品中,有29%是作外發加工用途;而在輸往內地的港產貨品和轉口貨品中作外發加工用途的比重,分別是15%和29%。而貿易發展局第二季的出口指數,則錄得兩年來最高的53.4分,比去年同期上升3.9分,顯示出口情緒向好。其中,研究中的受訪者對內地市場仍然最樂觀,第二季的指數為52.7分,顯示短期內有所擴張。中港貿易仍是本港經濟的重中之重。
被問到會否使用內地數據作預測貿易數字時,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直言︰「我可以話你知,一定信唔過!因為唔係exact science(絕對科學),背後的原因好唔同!」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