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蒙牛(2319)擬斥資最多113.5億元,全面收購內地奶粉生產商雅士利(1230),為一年來第四宗重要收購合作。中央要求治理內地乳品行業,特別是整合嬰兒奶粉市場,故今次交易被形容為「政治婚姻」。分析相信,年內將有更多食品企業互相併購。
記者:鄭柏齡
蒙牛宣佈以每股3.5元,全面收購雅士利,收購價較該股停牌前溢價9.4%。雅士利股東亦可選擇以每股2.82元出售股權,並取得0.681股特別公司(SPV)股。該特別公司由蒙牛持有,將成為雅士利母公司,但不具上市地位。
是次交易成為中央整治乳品行業新政的「樣板戲」。因總理李克強在5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特別提出「鼓勵支持嬰幼兒奶粉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由央企中糧持有的蒙牛,在常務會議舉行後不足一個月,便身先士卒收購上市不足3年、市佔率約6.3%的廣東民企雅士利。
分析員不看好交易
蒙牛總裁孫伊萍在投資者會議上坦言,行業整合是大勢所趨,「中央要求奶粉企業,由原來100多間,減少到10間,是次交易為政策出台以來第一宗。」她形容收購具「歷史意義」,又指未來會繼續物色併購對象,「只要符合蒙牛未來業務、長遠戰略發展,我們都會考慮。」
過去一年,蒙牛已先後進行多宗重要交易或合資。包括收購現代牧業(1117)約26%股權成為大股東、與丹麥愛氏晨曦(Arla Food)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以及與法國乳品巨企達能(Danone)組合資公司,開拓乳酪市場。
有分析員認為,蒙牛與愛氏、達能合作,可吸收海外技術,尚算正面。但收購國產雅士利,卻予人「可有可無」感覺,「之前都係外國大牌子,但雅士利規模細、品牌少,唔知買嚟做咩。」孫伊萍回應指,並沒有放棄海外市場,但「海外收購困難較大,缺乏中央政府支持。」
冀保雅士利上市地位
完成百億收購後,蒙牛的資產負債表,預料由淨現金轉為淨負債,情況引人關注。公司首席財務官吳景水指,將通過外部融資完成收購,公司財務水平「相當健康」。他不肯透露具體融資成本,而收購後的負債比率(負債/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3倍。
蒙牛將在7月底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對收購進行表決。如超過九成雅士利股東出售股權,雅士利將被私有化。孫伊萍指,希望雅士利獨立運作,「維持上市地位更公開透明,符合股東權益。」她補充,一旦上市地位被撤,會尋求在五年內再次上市。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