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威嚇佔領中環運動不可能不犯法、不可能和平。佔中發起人陳健民回應,說最希望透過商討而非佔中達致政改共識,不犯法而完成這場運動。另一發起人戴耀廷說,以堵路方式公民抗命是手段,只要政府願意提出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不用走最後這一步。佔中第一次商討日亦有參加者表達這種看法,但我認為,運動應視佔中為目的,不是手段。
我並非唱反調,亦無減對佔中運動的支持。意見不一致,毋須大驚小怪,商討日的本意不就是讓參加者提出各種憂慮與建議嗎?
我的憂慮是佔中運動工作無限,時間有限。運動最大問題不是有多少人參加,而是社會上有多少人認同。民調顯示目前香港市民不支持佔中的比率較高,佔中如何發展成全民運動,說服公眾,解釋普選、飯碗與政府管治三者的關係,及公民抗命破釜沉舟的意義,是佔中運動的首要工作。
甚麼普選方案最好,可交由民間其他團體和政黨去討論,我亦不認為佔中參加者必須共同擁護單一方案;只要擁護同一看法,願意為自己心中的理想犧牲。
更重要是要有事在必行的心理準備,因為中央和特區政府不會輕易拿出一個真普選方案,如果佔中參加者過於樂觀,或抱着僥倖之心,時常想着佔中未必發生,自然不會做好準備,參加者若不顯示決心,其他市民亦不會認真看待這運動。以佔中為目的,是必須的心理質素。
余若薇
公民黨主席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