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大潭灣有95年歷史的水壩,石橋及泵水站,為當年的港島區居民解決食水荒。你可能不知道,水塘出口的泥灘隱藏著港島唯一的紅樹林。位於港島青蛙兩腿之間,四面環山,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營養豐富的沉積泥,孕育的蟹類更有十六種之多,還有彈塗魚、蠔和螺等,種植紅樹功不可沒。
紅樹是水世界的熱帶雨林,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孕育水底生態系統。過去50年隨著沿海城市發展,全球35%的紅樹已經消失了,造成漁穫減少,水土流失。 2004年南亞海嘯之後,印尼和泰國等地,意識到紅樹鞏固泥土的重要性,紛紛在海岸線大規模種植紅樹。漁農自然護理署在2005年,也在大潭內灣,種了 4000棵紅樹,紅樹樹葉潮漲時被鹽水浸著,為了減低缺氧缺水的影響,其樹葉會排出鹽份,獨特的細胞結構,更能減少水份流失。
紅樹名字由來是什麼?原來紅樹樹皮下的樹幹是紅色的,南亞地區的人會用來提取丹寧,提煉染料染布。紅樹的繁殖方法也很特別,木檻和秋茄會長出如小青椒的胚軸,採用「胎生」方法,種子一直附著母樹,長出胚胎可達30厘米長,之後才掉到泥中發芽生根;有別於一般種子形成後離開母體,遇上適當的季節、水份、空氣等才能發芽。這種方法可以確保掉下來的胚胎,發芽機會較大。
記者:程詩敏
攝影:林寶益
愛地球 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