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的中英說法 - 古德明

「僕」的中英說法 - 古德明

問:讀貴欄之「代郵」,見先生常以「僕」自稱,英文有類似說法嗎?又北京中華書局《皓首學術隨筆──吳小如卷》有《長輩對晚輩的謙稱》一文,謂「僕」或有倨傲含義,對嗎?
答:據這位讀者示下,吳小如認為:「明清以後,『僕』是上年紀的人對年輕人自稱時所用;倘年輩晚者給年長者寫信,也自稱『僕』,就顯得有點倨傲。新時期以來,與港澳青年朋友通信,發現寄信人每自稱為『僕』,想必有所師承,只是他們所師承的人,未必真屬通儒耳。」我當然不是通儒,但通儒絕對不會贊同吳小如這段話。
明朝陳繼儒《與項孝廉書》稱對方為「賢長者」,盼有機會相見:「僕喜從虎皮之末。」清朝歸有光潦倒時,獲太常卿陸樹聲賞識,有《與陸太常書》憶述其事:「僕山野迂愚之人,居京師不知造請。」又清朝俞樾有《與杜小舫方伯》書,對這位長官兼好友說:「僕於九月初,攜老妻至湖上。」陳繼儒、歸有光、俞樾都是一代文宗,寫信給長者或平輩,同樣都以「僕」自稱,沒有半點「倨傲」含義。而類似例子不知凡幾,吳小如未之見耳。
從前,英文公函結尾往往會寫Your obedient servant或Your humble servant,然後簽名,這是寫信者以「閣下恭順之僕人」、「閣下卑微之僕人」自稱,和中文的「僕」相似。不過,這樣的謙稱,現代英語視為陳腐,不宜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