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實(001)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鉅正式掌舵業務一年,長和系再進行百億海外收購,更是第二次用上市旗艦長實為主導,進一步深化長實分散投資、減少在港投資的發展策略。分析員估計,於李澤鉅主政下,長實日後勢將加大海外直接投資比重,有機會變身為公用股。
記者:陳健文 鄧偉忠
長實昨刊發公告,夥拍同系的長江基建(1038)、電能實業(006)及李嘉誠基金會共組合營公司,以總代價約98.39億元(約9.5億歐元)收購一家荷蘭廢物處理商AVR Afvalverwerking B.V.(AVR),長實、長建、電能及李嘉誠基金會,將分別佔合營公司35%、35%、20%及10%權益。
與特首不咬弦 縮港投資
長實一直以地產作為主業,及為和黃(013)最終控股公司,過去數十年甚少洽購或參股地產業務以外業務。不過自去年5月底主席李嘉誠宣佈分身家、落實大仔李澤鉅掌管萬億上市王國後,業務策略開始轉變,尤其與其不咬弦的梁振英,去年七一上任特首後,李澤鉅當月即以長實名義、夥拍長建等購入英國管道燃氣網絡,連負債涉資235億元。今年再下一城,再以長實名義,參股公用事業,擴大海外版圖。
有外資分析員指,事件顯示經過一年「接班期」後,李澤鉅已將他的經營理念放在上市旗艦長實身上。他說:「自從(長實)去年首次染指海外公用業務後,可能佢(李澤鉅)覺得用喺長建(借低息進行大規模收購)嘅策略都可以用喺長實度,所以就有今次收購。」
年內長和第三個海外收購
他續稱:「撇除食過翻尋味呢個原因,有理由相信李澤鉅日後會繼續將長實業務國際化。第一個原因,是香港很難再有適合長實、逾百億嘅非地產項目;第二,鑑於香港投資環境越嚟越政治化,特別喺近期碼頭工潮及雍澄軒事件後,長實應該想再加大海外業務比重。」事實上,這亦是特首梁振英上場之後,長和系第三個大型海外收購。
而另一名分析員亦相信,長實有可能變成系內第三隻公用股。他又表示︰「近期長實投地都唔係咁積極,若果繼續咁樣買落去,唔排除有朝一日長實會變成一隻公用股……但我始終都係鍾意長建多啲,因為冇和黃呢個變數,回報易計數,同埋穩定啲。」
本報曾就長實日後會否繼續加大海外直接投資、及會否減低香港地產業務比重向長實查詢,惟到截稿前未有回覆。
以往長實在系內的角色是作為地產業務旗艦及最終控股公司,地產業務是主業,於2012年度,集團純利約321.52億元,其中約139.55億元來自和黃,逾半純利均是來自中港業務。
相對長實,和黃、長建及電能則早已將業務分散至世界各地。於2012年,按總收益計算,和黃來自香港、內地以及包括澳洲的亞太地區收入僅是總收益約40%,餘下悉數是來自加拿大及歐洲等海外市場,電能去年海外業務盈利,佔總盈利比重亦達52%。
【李澤鉅海外投資3招】
1. 藉集團龐大規模向銀行借「平錢」,穩賺逾5厘回報
2. 投資回報相對較低,但有回報穩定的公用事業
3. 選擇在法制完善的地區投資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