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於5月份曾指出,中央即將推出更有力度的光伏扶持政策撐市,而在上周五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六項扶持措施,再引來光伏股反彈。該六項措施中,最為關鍵的「拓展分散式光伏發電應用」,對中國光伏業影響深遠,卻難度最高。這種國際上的主流光伏發展方式,能否在內地落地生根,將成為光伏業復蘇關鍵。
簡單點來說,所謂分散式光伏發電,可以說是在住戶屋頂上建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目前德國、美國、日本等光伏發電成熟國家,分散式發電比例均超過80%,至於以廠房形式經營的集中式發電系統,比例則較低,但於中國,過往情況卻是相反。
內地光伏業深受產能過剩困擾。去年全球光伏總產能達到60京瓦(GW),其中內地就佔了40京瓦,而去年內地只有4.5京瓦新增裝機量,全球總裝機亦只有30京瓦,遠遠供大於求。歐盟是最大光伏市場,去年新增裝機有16.5京瓦,預計今年「雙反」制裁通過後,中國光伏出口將受到進一步衝擊。
佔發電比例不足1%
由於內地以往集中發展大型光伏電站,目前分散式發電比例佔不足1%,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是導致內地市場難以消化產能的主要原因。按照之前的「十二五規劃」,內地將增加10京瓦的分散式光伏發電,佔總裝機的四分之一。但如能參考外國成熟經驗,中國的分散式光伏發電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分散式光伏發電的瓶頸在於上網困難,以及需要確定合理的電價補貼,才能鼓勵民間投資。另外,分散式光伏發電的自發自用模式,將讓投資者與用戶間的談判變得複雜,需要制訂完善的商業法規。中央目前已提出扶持方向,但要令分散式光伏發電全面啟動,仍有待其他更多的配套措施。
記者: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