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海同業拆息(SHIBOR)終回落!代表銀行間資金狀況的SHIBOR隔夜拆息,由上周平均逾7厘,昨已回落至5厘以下。但瑞銀預計內地資金面緊張情況,將延續至7月中旬,並預警未來仍有多個對資金需求衝擊因素。
記者:周燕芬
瑞銀如此肯定內地資金緊張之局在短期難解決,與5月份新增貸款較4月回升,似乎不合理。據內地銀行界消息指出,當前內地出現的錢荒,元凶是中銀監於4月表明,要嚴打未合規理財產品,多間中小型銀行要籌急錢應對中銀監。
收緊理財產品導致缺水
內地銀行業截至去年底理財產品總值約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中銀監於4月發出通知,要求內銀投資於「非標準債權資產」(俗稱表外資產)的比例,不可超過理財產品總額的35%,或銀行總資產的4%。所謂表外資產,因在財務報表以外,故其實為「冇王管」資產。
消息指,由於銀行於6月要向中銀監交報告,故過去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因資金需求突增而抽高。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早已表示,收緊理財產品監管,變相令水源收緊。事實上,新例對存款多的四大內銀影響不大,「大銀行不大願意拆出資金,人行遲早出手(指進行逆回購,向市場注資)。」
瑞銀分析亦提到,除非央行動用貨幣政策或公開市場操作,大量投放流動性,例如每周淨投放2,000億元,否則金融市場的錢荒,可能要延續至7月才結束。報告提醒,每年6月底前後兩周資金面最為緊張,因此,近兩周資金價格有機會再創新高;這將有可能招致央行入市干預。
正如上述銀行界人士所指,市場目前的錢荒,相當大程度是與中銀監整頓理財產品有關,大銀行不缺錢。
四大行新貸款2,170億
《證券時報網》引述消息人士透露,6月首9天,四大行新增貸款2,170億元,已超過四大行5月的2,080億元投放量,也超過去年6月的1,800億元。
具體來看,6月1至9日,工行(1398)、農行(1288)、中行(3988)、建行(939)貸款發放量,分別為750億元、580億元、380億元和460億元。據此推算,僅6月上旬,內銀整體新增貸款或達5,425億至6,200億元,同樣逼近5月全月。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