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的國情 - 曾志豪

中國合伙人的國情 - 曾志豪

或許你仍疑惑習近平為甚麼會說「中國夢和美國夢」是相通,那你應該看看《中國合伙人》,相通者,中國發夢都想變成美國也。
電影告訴你,中國人最大的理想便是「美國」,不論是泡一個美國女人,不論是簽證到美國,又或者到美國上市,成功的標準,都離不開「美國」二字。
電影借大學生的口揭示中國人的集體願望﹕「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兒?天安門?不!是美國!」
這句話,我相信香港的大學生便沒有甚麼共鳴了,我們或許都羨慕放洋留學,但至少這不是集體願望。
我們沒有經歷過大陸那種集體瘋狂、拼命到外面鑽動透氣求生的壓逼。因為香港一直都很好,但大陸人沒有這種幸運,他們雖然天天聽着黨八股唸甚麼美國資本主義邪惡嘴臉的廢話,但他們知道,美國是一定要去的。
電影呈現的「成功標準」就是和美國接軌,基本就是今天中國的國情。
成龍周潤發李連杰各類中國電影「大師」,基本就是電影中的「孟曉駿」,一心要打入美國市場,要讓美國人看得起、尊重中國人。但他們的命運也是和「孟曉駿」一樣,失敗而回。
每次中國電影衝擊奧斯卡小金人,不就像拿簽證赴美的學生一樣,忐忑不安,等候發落,成功便海闊天空,失敗便裝牛顯出大爺不在乎的神情,但望着李安又拿一個小金人,心裏還是恨得牙癢癢的。
習近平和其他領導也脫離不了「美國夢」,和奧巴馬「平起平坐」長椅的解讀,不就是電影橋段中,「要在美國上市,讓他們真正尊重看得起我們」的翻版嗎?
不就是宮廷戲中,皇帝賜座,大臣感激流涕的寫照嗎?
別忘記,江主席也是以能和美國記者華萊士「談笑風生」,顯示自己的能力。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