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放氣球<br>高空建無線網絡

Google放氣球
高空建無線網絡

人人有網上,是互聯網巨擘Google的最新目標。推出無人車、Google Glass等劃時代產品的X Lab,昨日(周六)發放30個巨型氣球到高空,試驗用氣球發佈互聯網訊號,希望最終能向接觸不到互聯網的2/3地球人,提供無線上網服務。

展開了18個月的「Project Loon」計劃,一直保密,直到昨日才在地廣人稀的新西蘭南島進行實驗,由Google工程師研製的膠膜氦氣球,在特卡波湖湖畔冉冉上升,在距地面20公里的平流層,隨氣流而飄。

氣球一直升上平流層。

網速如3G 覆蓋山區偏遠地區

氣球附太陽能板,充電四小時就能飛行一天;氣球上的天線,則接收地面基站發出的互聯網訊號,再發放開去,氣球間可接力傳送,不受地形限制,向裝有接收器的用戶,提供上網速度可比3G網絡。每個氣球照顧到1,250平方公里範圍,大約相當於15個香港島。計劃最終目標是,發放成千上萬個氣球,連成巨大網絡,令地球每個角落的人都可上網。

氣球升空前要準備電子儀器。美聯社

附有太陽能板的氣球升空。美聯社

昨天實驗約50人參加,其中利斯頓鎮(Leeston)農夫尼莫,家中沒寬頻,自四年前停用撥號上網後,改用衞星上網,有時月花超過1,000新西蘭元(約6,245港元)。在氣球經過期間,他上網大約15分鐘。
計劃領袖卡西迪指,用氣球發佈互聯網訊號,好處是不用花巨款鋪光纖網絡。「我們相信這方法可向偏遠地區提供網絡服務,若有重大災難、通訊設備受損,更可提供災區最需要的援助。」他說:「這是很遠大的目標,甚至有點瘋狂,這也是計劃得名原因。」「Loon」可解「瘋子」。他強調氣球不會攜有鏡頭暗中進行監察,飛行高度是民航機兩倍,不會危害航空交通。

用戶透過訊號接收器登入互聯網。
美聯社

許多專家讚這計劃有潛質加快發展中國家進入數碼世代的步伐,帶來教育、經濟、推動民主等機會,但也有專家擔心互聯網會刺激消費主義,造成環境和健康問題。
計劃下一步是將擴大實驗規模,在南緯40度地區發放300個氣球,覆蓋新西蘭、澳洲、智利、烏拉圭、巴拉圭和阿根廷。
法新社/美聯社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