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食品,除了魚生和壽司,當然要數拉麵了。不講不知,日本人興起吃拉麵,原來只有短短數十年歷史,在此之前,他們只有蕎麥麵,因此,你看古裝日劇只會見到演員在吃白米、飯糰,而不是會「穿崩」的拉麵(除非由本地免費電視台製作;君不見乾隆的紫禁城已豎起了街燈,郭靖打降龍十八掌也前衞地戴着卡西歐)。
麵條最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但一直也不太流行,古代的東洋人還是喜歡吃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成為戰敗國,由於很多男丁葬身沙場,婦女也被抽調作戰爭工業,以致農地荒廢,日本民眾要靠美國的糧食配給維生,當然,美國運來的不是一擔擔白米,而是一袋袋麵粉。日本人每天望着麵粉發愁,究竟用來做饅頭,還是pizza、油炸鬼呢?對了,一於用蕎麥麵的作法,再以味噌放湯做拉麵吧!他們不吃猶自可,一吃便上了癮,從此產生拉麵情意結。之後,日清食品創辦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祖籍台灣)更發明了即食麵、泡麵等,讓日本人無時無刻也能吃麵。
中日關係近日因釣魚台(國內又名釣魚「島」)主權問題變得緊張,美國更助紂為虐,偏幫日本。強國人「不甘示弱」,在自己土地大肆破壞來維護釣魚島主權;然而,反日示威其實可以很和平理性的。與其強行登島或衝擊使館,倒不如從各大省市派出代表,坐在靖國神社門前泡個麵吃:「看!你們日本鬼子最愛的拉麵也是咱們偉大的文化遺產,對日本進行經濟侵略的安藤百福是台灣特務,還有,你們老大哥美國當初引入麵粉,也是暗地裏在幫中國呢。日本鬼子,你們已經無朋友了!」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