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樹蛙靠運氣 黑色蛋唔出奇

搵樹蛙靠運氣 黑色蛋唔出奇

漁護署由02年起,每年3至9月的繁殖期都有做盧文氏小樹蛙的數目調查,沿用的方法主要靠聽聲和目察。聽聲,僅靠雄性小樹蛙在求偶時發出的叫聲,換句話說,雌性幾乎紀錄不到,惟有靠目察,撥開草叢看見一隻便紀錄一隻,所以真的靠運氣!

採訪當日,漁護署帶記者到蕉坑自然護理區拍攝,並觀察署方早已放置好,有助小樹蛙繁殖的水盆,「黃色一點點那些便是盧文氏小樹蛙嘅卵」,二級農林督察馮子豪指著水盆說,「我哋有一次去流水響做調查時,睇到一啲黑色嘅盧文氏小樹蛙蛋,平時見嘅都係淡黃色,因為黑色嘅關係好少見,就拎返實驗室觀察。」結果是正常孵出小蝌蚪,還指研究找不到為何小樹蛙蛋會是黑色。

於是,記者帶著其疑惑,訪問研究了盧文氏小樹蛙逾十年的權威--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博士劉惠寧,他聽到即感錯愕:「這個很奇怪,小樹蛙剛剛產出的卵是黑白色,過一兩天開始全粒都變棕色,但應該不是奶白色,估計嗰啲係無受精的,生存不了,會被霉菌或細菌入侵,才開始轉很淡嘅顏色。」

如此一說,漁護署取回實驗室孵養的豈不是正常蛋嗎?記者再回漁護署追問,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伍家恩承認由02年起,紀錄到卵的數目都來自淡黃色的卵,「顏色係比較主觀嘅感受,你話係奶白色,我哋可能覺得係淡色。」署方否認研究出錯,認為誤差其實很小。

而劉博士則認為,即使混淆也情有可原,「佢哋見黑色嘅卵見得少,係因為啱啱產出嘅卵發育得好快,好短時間,可能幾個鐘就有顏色上嘅轉變,佢哋出去調查,唔可能長時間留喺野外觀察,如果要遇到啱啱產出嘅卵,就要靠好運氣。」

根據漁護署的數字,蕉坑自然護理區在近五年,有兩年都紀錄不到蝌蚪數目,即使有紀錄,最少是30粒,最多是100粒,偏差相當大!那麼,究竟目前小樹蛙是正常還是瀕危呢?

劉博士相信小樹蛙目前是安居,因為當年他足足花了七年時間,把在赤鱲角的小樹蛙救離興建機場的危險之地,還幫牠們找了六個安身之所。全部人煙稀少,發展機會低,只要我們不去騷擾,相信小樹蛙可以一直安居下去!

記者:鄒倩婷
攝影:王俊龍、李漢基

愛地球 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