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有個花名叫「豆豆」,別以為好可愛,此「豆豆」其實是影射我面部長滿暗瘡。暗瘡肆虐的程度簡直無孔不入,覆蓋範圍夠全面,形式亦多種多樣,無論粉刺、丘疹、膿皰等,我都嘆過。就連當時學校保健組見我情況嚴重,也忍不住轉介我到醫院醫治。當年只得10歲(小學5年級)的我,為了治療暗瘡,慘被不停地灌服四環素(抗生素)長達4年,停藥後的暗瘡更見嚴重。中學時代已開始沉迷醫學的我,得知四環素會引致四環素牙出現(牙齒變色),結果理性地停藥,幸而保得住牙齒,但暗瘡……
深感服西藥多年,情況反覆,便不再沉迷,嘗試以傳統中醫中藥方法處理。不久,不但回復皮光肉滑,就連身體也變得更加強壯。所以,說到處理暗瘡,自問實在是高手。
中醫點睇成因:
1.情緒不穩:
如緊張,長期受壓、情緒不穩或過勞導致肝氣鬱結,鬱而化火,火熱上熏頭面,會令痘痘反覆爆發,此類型暗瘡粉刺呈多樣性反覆發作。
2.肺熱:
肺主管皮膚與毛髮,若肺熱會容易引起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瘡、疹等皮膚症狀(如:暗瘡、粉刺、濕疹或過敏等)。同時,肺開竅於鼻,所以有上呼吸道不適人士,或本身有氣管道過敏、鼻敏感或哮喘等,都容易出現皮膚毛病。此類型暗瘡表現為紅色丘疹為主或有輕微痕癢。
3.脾胃熱毒:
若平日愛吃辛辣、肥膩、煎炸、甜食、奶類、精製食品、煙酒或暴食者,都會導致脾胃積滯,難以把食物消化掉及排泄。這些食品因消化欠佳便會由食物鬱積於脾胃變成廢物,若未及時被排出,便會轉化成毒素,毒素加上人體正常體溫成為熱毒。熱毒會從三個途徑排離人體,分別是大便、小便與皮膚。若小便與大便都排不清毒素時,皮膚便會出現病變。此類型的暗瘡多見膿皰紅腫,或有癢痛,刺穿會流滋水,常伴有口氣及便秘。
4.內分泌失調:
此類型暗瘡每因經前或經時加劇,有些患者若熬夜、過勞或過份緊張時都會反覆發作,因經期之時會出現氣血不穩,會令腎上腺素與甲狀腺素出現波動。若果本身氣血不足,未能把內分泌平定下來,便會出現一系列內分泌功能紊亂,繼而令皮膚出現一系列如:暗瘡、粉刺、面油過多、泛紅或過敏等問題。
5.氣血瘀滯:
傷口難消與發炎,令暗瘡反覆發作,並以結節,囊腫為主,常伴有黑頭、粉刺、丘疹、竇道和膿皰等多形性損害。此種暗瘡患者與青春期無關。
睇位置辨原因
中醫學古籍《黃帝內經.素問》刺熱篇第三十二中把五臟與面部相關部位分為:
1.額頭暗瘡:
因額主心,暗瘡集中生在額位,代表是心火盛,一般易有心煩、容易發脾氣、夜睡不安及發噩夢等。
2.下巴唇周圍暗瘡:
此乃腎區,管轄內分泌、二便和生殖功能,若果有以上問題人士,便屬腎虛。
3.鼻部暗瘡:
鼻部色紅多暗瘡,主因為脾胃濕熱或熱毒,所以很多時吃下過於濕熱食品,鼻子便會出賣你。
4.兩頰暗瘡:
暗瘡集中在左右面頰,因為肝鬱肺熱,應以舒肝清肺熱為治療。
5.胸前(心口)暗瘡:
若果暗瘡集中在身體的胸前位置,主要病因是陰虛有熱。患者雖有熱氣表現,但只屬虛熱,應以滋陰為主,切忌亂服涼茶,否則病情加重。
6.背部暗瘡:
部份膀胱經絡處於背部位置,而膀胱是儲存與排泄垃圾的基地。所以背部暗瘡或粉刺的形成,正正代表體內積存與正在排放垃圾和毒素。若果兼有痕癢表示有風熱、有疼痛表示熱毒重。病位在腰以上以肺熱為主、腰則以腎濕熱為主。
解決暗瘡3寶
當出現暗瘡問題,針對各種成因可用以下方法處理。
一.針灸:
針刺印堂、下關、血海和合谷等穴,平補平瀉手法,佐以無煙艾灸,留針20至30分鐘(視乎病情而定),7次為一療程。除了有效將暗瘡殲滅,還可袪印除疤,一次過提升肌膚質素。
二.頻率電磁療:
利用排毒和調節內分泌的頻率,佐以負極磁放在太陽、顴和下關等穴,除了改善面油分泌之餘,還可將暗瘡一併消滅,輕鬆且無痛下達到消痘退印的功效。
三.淨血:
在背部膀胱經上穴位用梅花針輕叩,再配合外用中藥藥水(排毒、化瘀、消炎),放上拔罐,將體內瘀血瞬間抽出,便可有效排毒、消炎和淨化體質,同時使臟腑氣血調和,恢復正氣,從而改善皮膚與身體質素。
作者:註冊中醫師譚莉英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