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院病人 驗頸瘤昏迷入ICU <br>家屬:簡單檢查搞到咁大件事

威院病人 驗頸瘤昏迷入ICU 
家屬:簡單檢查搞到咁大件事

【本報訊】71歲男病人因頸部有腫塊突出,懷疑患癌,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抽取活組織檢查,之後因不能呼吸昏迷需深切治療(ICU)。家屬形容事件莫名其妙,「簡單檢查搞到咁大件事」,又質疑院方檢查前無清楚交代風險。專家估計,負責檢查的醫生低估病人疑似腫瘤組織的大小,檢查時刺激組織發大,阻塞病人氣管。
記者:陳凱迎 陳沛冰

檢查後不能呼吸的林先生單身,與妹妹一家同住。其妹林女士表示,哥哥以往健康正常,但有吸煙習慣,近日發現頸部有腫塊突出,加上有感冒症狀,遂與他到普通科門診求醫。門診醫生懷疑林先生頸部腫塊由癌症造成,轉介到威院耳鼻喉科進一步檢查。
本月10日,林先生於威院抽取疑似腫瘤的組織化驗,林女士指,院方於檢查前稱,最多只會有牙齒脫落、顳頜關節損傷和頸椎損傷的風險。檢查進行約三小時後,醫生卻指林的疑似癌組織於檢查期間發大,導致他無法呼吸及昏迷,需深切治療。至前日林才蘇醒,可自行呼吸,轉到普通病房留醫。

應先用反射鏡口腔檢查

威院發言人回應指,林先生的症狀屬醫療程序的已知風險,當中不涉及醫療失誤,並指醫生檢查前已向林解釋風險,林亦簽署同意書,其組織檢驗則未有結果。林女士不滿威院檢查前無提及有呼吸困難的風險,「咁會令我哋低估咗風險,同意做檢查」,她又形容事件莫名其妙,「簡單嘅檢查搞到咁大件事」,要求威院跟進事件,妥善處理其兄長日後的情況。
有醫生估計,林先生是罹患晚期喉癌,腫瘤已阻塞大部份氣道,抽組織期間腫瘤因受刺激發大,令氣道進一步收窄,故出現呼吸困難,負責的醫生或於術前未有考慮病人有此風險。
港大耳鼻喉科榮譽教授袁寶榮指,只有長在聲帶附近的喉癌腫瘤,才有如聲沙的早期病徵,否則一般要嚴重至第三至四期,才會被發現,屆時腫瘤或已大至阻塞部份氣管。醫生替病人檢查前,應先透過反射鏡直接於口腔檢查病人喉部,或用內窺鏡,確定疑似腫瘤的組織大小,以防檢查時刺激組織發大,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