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中立 換取爭議方信任

保持中立 換取爭議方信任

【調解力】隔周六刊
每次舉行僱員培訓時都有學員擔心,就算學好了調解技巧,當面對爭議雙方一方是自己的僱主,一方是客户;或者一方是校方,一方是家長;又或者兩方均是同事時,他們怎可以在調解會議中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就算努力保持中立,爭議方又會否相信,會否失去信心?

可與雙方單獨會面

這問題很值得探討,如果調解員得不到爭議方的信任,事實上很難促進雙方坦誠溝通,合力解決問題,達致雙贏方案。然而,他們在一整天或兩天的工作坊,學了調解技巧,打算協助機構處理投訴,或內部衝突,卻發現無用武之地,實在令人洩氣。
其實解決問題癥結不只在技巧,而在於過程,調解會議中,爭議雙方有機會坐下來,面對面,以相當時間陳述自己的看法、感受和訴求,已是一大突破。
然後,他們就着一同設定出來的議題坦誠討論,然後如有需要,各有機會分別和調解員單獨見面,探討真正需要和解決方法,單是這過程,已令雙方關係比從前跨進一大步。
此外,更重要的是,擔當調解員這人的態度、角色、崗位,儘管同是一個機構僱員,如果認同和採取友善,中立,不偏幫任何一方的態度,爭議方是感受得到的。另外,面對投訴人時,堅持不為自己機構的政策或服務或任何個人辯解,不提意見,只做好促進者的崗位,爭議方自然會爭取自己的需要,謀求自己的福利。
日前,調解課程第一課中,一個學員斷言,如果調解員不提意見,爭議雙方是絕對沒法和解的。他實在太低估別人的能力,同時神化了調解員的功能。不過,我相信他完成課程時,觀念是會改變過來的。

撰文: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繆少群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